刑法176条量刑标准是什么(刑诉法176条最新规定)

刑法规定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判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立案追诉标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或者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所谓“公众”意即吸收存款对象的不特定性,指社会上大多数人。)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人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犯罪构成: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可以构成本罪;

本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信贷秩序;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只能是直接故意。(但行为人不能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否则可能涉嫌集资诈骗罪;)

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2010年5月7日公通字(2010)23号)

第二十八条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人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0年12月13日法释(2010)18号)

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笔者特别提醒: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来源:各地高院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c09C2pRXQZXAVA.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刑诉法解释156条的内容是什么

    下面这篇文章是由律师工作站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一篇有关《刑事诉讼法》的知识,希望这样的文章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如需了解其他相关知识,可以登录律师工作站向律师进行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新刑事诉讼法释放条款有哪些? 如果发生刑事案件一般首先介入的是公安机关,在

    2024-12-11 04:06:24
    48 0
  • 刑诉法,取保候审保证方式详解!

    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分为保证金保证和保证人保证,当然保证金保证和保证人保证不能够同时对同一个人采用。(《刑诉法》第68-70、72、73条,《六机关规定》第14条,《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保证金保证①保证金的数额: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

    2024-12-11 03:37:17
    39 0
  • 刑诉法回避规定

    一、回避规定 回避规定:下列人员适用回避: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在下列情况下,以上人员应当申请回避: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

    2024-12-11 02:24:59
    42 0
  • 刑诉法审查起诉的期限是多久?

    刑诉法审查起诉的期限是一个月的时间。当然了,根据我们国家《》第169条当中明确的规定,应当是在一个月时间之内作出决定的,如果是重大复杂的案件的话,可以延长半个月的时间。 一、刑诉法审查起诉的期限是多久? 刑诉法审查起诉的期限是一个月的时间。《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

    2024-12-11 00:51:03
    43 0
  • 成都刑诉法15条的内容是什么(刑诉第十五条详细讲解)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也不大,并不认为构成犯罪的。2、犯罪已经超过了的。3、经过特赦令免除了其刑罚的。4、按照刑罚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当事人没有告诉或者撤回了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的。6、其他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一、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

    2024-12-11 00:04:55
    50 0
  • 最新版刑诉法条全文(刑事诉讼法重点知识)

     第一编总则   第一编 总 则   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务,是保证准确

    2024-12-10 23:58:10
    38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