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违法的行为。因为我国相关的中明确的规定了单位必须要在员工入职之后的最晚一个月之内签署受到法律保护的,如果拒不签署的属于违法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一、公司用人不签劳动合同违法吗?
是违法的行为。实践中出现很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这种行为是违反我国相关的法律的,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有很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需赔双倍工资。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也有利于保障职工的权益。
二、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体现在哪些方面?
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除了要支付上述赔偿,还需要承担其他风险:
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成立的风险。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是说我国相关的法律实施后,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的,就视为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随时走人,将导致企业内部人员的流动性,这种流动对企业制度管理不利,对企业文化更是致命。
3、未签劳动合同不能对涉及商业秘密或竞业限制的劳动者进行有效约束。
三、用人单位拒绝签劳动合同有哪些解决方式?
1、要求补签合同
没签劳动合同单位违反相关的法律,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除要求单位支付工资、押金外,还可主张经济补偿金、上班第二个月以后的双倍工资、补缴社保等;从离职开始算,时效为一年。
2、申请劳动仲裁
携带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然后去当地仲裁委申请立案就可以。立案后,本人去找新工作,不会耽误什么。
3、前提是有证明的证据
比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缴纳记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本人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证、社会缴费记录、有本人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个足以证明劳动关系)
公司用人不签劳动合同是一种性质非常恶劣的违法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对员工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员工有权向单位提出不签合同的申请,并且要求相应的补偿。双方应采取友好的态度去协商,协商无效的再去采取仲裁的方式处理。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d86C2pRVAdXDF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