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处理的?

  【导读】一、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处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

  一、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处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指的从轻是在法定刑的下限处刑;这里指的减轻,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档次,如应判五年以上的,实判在五年以下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加以管教。

  《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二、确定嫌疑人的条件有哪些?

  1、作案时间。作案时间是指作案人实施犯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持续时间。任何人作案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如果不具备作案时间,就可以排除其直接实施犯罪的嫌疑。因此,作案时间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基本条件。

  2、作案空间。作案空间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所涉及的地点和场所。任何案件都有一定的空间,离开空间的案件是不存在的。在发案时间内,是否进入与案件有关的空间,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作案人与案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案件的发生往往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只不过有的因果关系比较明显,有的因果关系不太明显。因此,因果关系也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4、作案工具。作案工具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时所使用的器具、物品。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时,往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这些工具大多具有一定的行业性或地区性,有的能反映出作案人的职业、专门知识、技能。因此,作案工具也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综合上面所说的,未成年人犯罪只要造成的情节比较严重的,那么就会构成刑事犯罪,对于当事人会承担,但执法人员在进行判决的时候也会结合实际情况从轻处罚,如果未构成刑事犯罪的,那么对于民事赔偿都会由监护人来承担。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acfC2pQVAlcBlE.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用人单位可以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吗

    问题解答: 除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以外,用人单位不可以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若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

    2024-12-11 04:02:10
    45 0
  • 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案例

    一、关于的 如果是盗窃的话,尚不构成盗窃罪;如果是抢劫的话,年满十四周岁就要承担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未成年人从轻处罚。 二、法律案件分析 本案涉及表见代理问题。所谓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以本人的名义与第三人为民事行为,行为人虽没有代理权,但有足以使第三

    2024-12-11 04:00:31
    42 0
  • 未成年人签约当主播,法律怎么说?

    近日,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起典型案例,对网络主播行业发出警示。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某传媒公司与未成年人洪某签订娱乐主播协议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属无效合同,传媒公司主张依据该协议要求支付30万元巨额违约金不受法律保护。原告传媒公司与被告洪某于

    2024-12-11 03:36:19
    62 0
  • 哪些人不能被委托照护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照护。那么,哪些人不能被委托照护未成年人?网友咨询:哪些人不能被委托照护未成年人律师解答:父母在

    2024-12-11 03:31:31
    39 0
  • 什么情况下,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那么,什么情况下,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网友咨询:什么情况下,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律师解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

    2024-12-11 03:31:31
    45 0
  • 什么样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收养,是指自然人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依法创设拟制血亲亲子关系的身份法律行为。那么,什么样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网友咨询:什么样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律师解答: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三)生父母

    2024-12-11 03:31:31
    35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