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平原游击队》故事,李向阳的枪,松井的眼神,都是好戏

国外的战斗机一般来说名字都非常简短,什么熊猫、台风、肥电之类的。

我国战斗机的名字大多数情况下都属正常,在个别时候会出现比较特别的名字,说给外国人听都不用怕泄密,比如“空中蔡国庆”,那是说飞机长得好看。

还有一款战机叫“空中李向阳”,这是啥意思?

很简单,跟李向阳一样是游击专家啊。

事实上,李向阳这个名字早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正义、侠义的代名词。

本文就聊聊“李向阳”,确切说应该是电影《平原游击队》。

一、“李向阳”到底是谁?

李向阳,这个名字和这个人物到底从何而来呢?

目前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其原型是战斗英雄郭兴,他曾深入虎穴炸掉敌人仓库,在《平原游击队》里也有类似剧情。关键是,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他曾和《铁道游击队》刘洪原型之一刘金山、《地雷战》赵虎原型之一于化虎、《芦荡火种》阿庆嫂原型李兰丁等人一起亮相,属于官方认证。

不过,笔者认为如果说李向阳的原型是具体某一个人的话,显然是不够的。比如曾经在冀东地区威震敌胆的战斗英雄包森包司令,从他的游击战事迹,老百姓对他的传说,以及他的年龄等方面看,说他是李向阳原型也一点问题也没有。关键是他在敌人那里的名气简直跟李向阳一样,据说伪军都以“出门打仗碰上老包”来诅咒日军。

李向阳名字的由来,笔者认为可能多少跟前苏联战斗英雄夏伯阳(恰巴耶夫)有关,巧合的是,李向阳和包森都曾被称为“中国的夏伯阳”。

所以,李向阳就是当年那些在敌后战场上威震敌胆的战斗英雄合体。

二、李向阳的枪

这是一张《平原游击队》很著名的剧照,著名之处在于李向阳的两把驳壳枪,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李向阳右手那把驳壳枪是没有准星的,而左手那把是有的。

这就是敌后游击队里老游击队员的标准配置,右手那把枪的准星是被磨去了,这么做的原因是平时驳壳枪是插在腰里,如果带准星的话,拔枪的时候一旦准星勾住腰带就会影响拔枪的速度,而游击队经常打的是遭遇战,拔枪速度决定了生死一瞬间,因此这是血的教训带来的经验。

有网友可能问,没准星怎么瞄准?第一,需要用准星瞄准的时候可以用左手那把。第二,老游击队员近战从来不用准星,都是抬手就打,他们的精准度都是靠子弹喂出来的。

这张剧照也成为老电影注重细节还原历史的象征。

其实,在《平原游击队》中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

小战士腰里别着的枪你没见过吧,这是边区土造的“单打一”,也叫“撅把子”,每次只能压进去一颗子弹,小战士是新兵,因此拿这种土枪也是正常的。这种枪也从侧面反映了游击队装备条件之差。

老侯他们端了伪军的炮楼,老侯一手拿枪一手举着手榴弹俘虏了一群伪军,注意老侯手里的手榴弹拉弦,明显套在了老侯手指上,这是一种快速投弹的方法,老兵都会。

俘虏了伪军,缴获了一堆步枪但无法带走,老侯他们撤走时背了很多东西,仔细看,这是伪军的枪栓,没有了枪栓,枪就真成了烧火棍,这个细节也是当年的斗争经验。

这是日军掷弹筒发射的瞬间,这种日军特有的武器在当年很是走红,片中日军的瞄准和发射动作都是标准的。

还有李向阳游击队的埋伏,看看人家这“吉利服”,真正的纯天然而且隐蔽程度很高,现在一些影视剧里战士们在头上戴个柳枝就算伪装,那哪儿能够呢。

等等吧,由于《平原游击队》拍摄于解放初,因此片中很多桥段都能如实反映战争的真实细节,这是该片值得称道的一个地方。

至于现在的各种抗战剧不重视细节的现象,也不能简单归咎于距离战争很远,因为战争虽然没了,但反映战争的影视作品还在呢,不能实地学习,难道也不能跟着《平原游击队》这种老电影学吗?


关于李向阳的枪还有个有意思的事情,郭振清拍摄该片时有一个小问题,他每次打枪的时候都会闭眼,在银幕上一放大真成了“瞎打”。

导演苏里就让郭振清去打机枪,连续射击不许闭眼睛,经过几天的训练,郭振清还真改好了这个毛病。

三、松井的眼睛

有李向阳,就有松井。

片中松井是一个很狡猾的日军军官,李向阳连续调了三次才把他从李庄调出去,狡猾的松井也成了该片的经典形象。

饰演松井的方化老师一生演了很多日本军官,他也被称为“鬼子王”,他不仅动作和表情非常贴近日本人,日语也非常标准。原因是他从小生活在日占区,上学时的老师就是日本人,日本老师对待中国学生极其凶狠,方化的脑海里留下了很多日本人的印迹,因此他演绎的日本军官在国内无人可匹敌。于是在二十年后重拍《平原游击队》时,其他所有演员都换了,但松井没法换,没人能顶替他。

在《平原游击队》中,松井的眼神戏是最足的,为了研究眼神,他在家里养了一只猴子和一只猫头鹰,他跟着猴子和猫头鹰学习狡猾和阴翳的眼神。所以,在片中你看松井的眼睛,还确实有猫头鹰的感觉。

笔者列举几个松井的眼神戏,有踌躇满志的。

有看到伪军的狼狈样表示出鄙夷的。

有伪善的。

有得意的。

也有绝望的。

看《平原游击队》,松井绝对是一大看点。

不过,虽然方化老师演了半辈子日本军官,由于太过于出色,导致他演过的正面角色都被淹没了,到了晚年他拒绝再演反派,一心想演一个正面角色,为此甚至不惜整容。

在方化老师去世前,他终于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饰演了一位我军将领,了无遗憾。

据说,郭振清和方化二人虽然都擅长说相声,郭振清的相声水平甚至相当专业,但在剧组中两人不仅从没合作过,二人关系甚至达到“形同水火”的地步,郭振清始终无法和方化正常交流,原因无他,入戏了。

四、群星璀璨的配角

说到《平原游击队》里的演员,我们还要关注一下该片中的配角们,他们每个人的演技都非常了得,有些人在日后还成为大明星。

先看八路军方面:

饰演分区司令的是张莹,《董存瑞》里的连长,后来《小兵张嘎》里的罗金宝。

饰演李向阳战友的梁音,《冰山上的来客》里的杨排长。

还有一位名气不大但职位很高的,拍摄该片时已经是长影演员剧团领导的徐连凯,他只有一场戏几句台词,但那一声清脆的吆喝让人印象很深。

李向阳的搭档老侯,饰演者杜德夫,本片里的开心果,尤其是给汉奸上国际形势课一节令人捧腹。

饰演老勤爷的张巨光,也就是《刘三姐》里的阿牛爹,你能想象他拍摄此片时只有26岁吗?这位出身书香门第的文化人,塑造了一个很真实的农村老大爷,面对鬼子和汉奸是他那几句台词非常精彩,尤其是怼汉奸的“我把我祖宗三代都忘了(拉长音)”。

饰演翠屏的是柏瑞桐,她这场被松井拉住头发的戏是真哭,因为方化太投入了手劲特别大,柏瑞桐是真疼,等到导演一喊停,她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方化叔叔, 你手劲儿太大了。”

饰演李向阳母亲的是我国著名妈妈和奶奶演员凌元,她拍摄该片时只有38岁,比郭振清才大十岁,但她演的状态非常真实。郭振清为了帮她找感觉,日常生活里一直坚持叫凌大姐为“妈”。

再看日军和伪军这边,也是著名反派云集:

和张巨光一样,饰演汉奸老财主的安震江也很年轻,当时才27岁,将一个糟老头子演得惟妙惟肖。

比安震江小一岁的葛存壮演他的儿子,汉奸杨守业。这个汉奸在片中的形象很有那股子劲儿,葛存壮后来说,他之前演戏真的是在演,直到《平原游击队》,他才找到了和角色融为一体的感觉,才觉得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演员。

片中还有一个龙套汉奸,就是被老侯当面上国际形势课的周文彬,他点头哈腰接的几句台词“要垮台,要垮台,长不了,长不了”,堪称非常出色的捧哏。后来他塑造了一系列的著名反派如方伯谦,当然还有正面角色王成父亲王复标。

此外饰演鬼子翻译官的周克,名气不大,但笔者认为他在片中表现不输葛存壮,尤其是他和老勤爷的对手戏,汉奸被激怒时的那两句台词和状态真的非常到位。

不得不说,《平原游击队》成为不朽经典,和这些配角的出色表演是分不开的。笔者一向的观点就是,主角的表现保证了一部影视作品的水平下限,配角的表现则决定了这部影视作品的上限。

结语:《平原游击队》虽然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作品,但其剧情放在现在看也非常精彩,原因是该片在歌颂游击英雄的同时也没有贬低敌人的智商,松井在该片中绝大部分时间都表现出了一个优秀军官的冷静和多谋。

最优秀的李向阳和最狡猾的松井,这样的对决才是真的好看。

本文来自我就是个码字的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ab7B2pVVgdTBlQ.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1月05日
下一篇 2025年01月05日

相关推荐

  • 《平原游击队》(国1955)

    “小校观影笔记本”老电影的特色就是讲好故事。老电影,像似演义小说,依章节顺序,有条不紊地展开讲故事,然后推向高潮,进入尾声,说明故事的主旨思想,前前后后交代得清清楚楚。老电影,五、六十年代的故事片,通常拉开序幕时,是结合小说的表现手法一一一段文字和着画外音

    2025-01-08 01:09:02
    1040 0
  • 老电影《平原游击队》确实经典,连每个人的驳壳枪都不一样

    老周摘要: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平原游击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红色老电影。男主游击队长李向阳,人称“双枪李向阳”,就是双手各持一支驳壳枪。除了李向阳,另外两个游击队员的驳壳枪竟然都是不同的型号,这个细节绝对得点赞。图1:经典老电影《平原游击队》的海报

    2025-01-07 13:36:02
    4415 0
  • 67年前的《平原游击队》:仅用49天完成,李向阳成为“全民偶像”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0年,大银幕上最常见的的无疑是各种“英雄形象”。像是《铁道游击队》里的刘洪,《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烈火中永生》里的江姐和许云峰,这些光辉伟岸的革命英雄都曾在那一年代受到亿万观众的崇拜。1955年上映的影片《平原游击队》作为那一年代的经典,同

    2025-01-07 10:42:01
    93810 0
  • 建党百年 银幕故事(十四)《平原游击队》

    #2021我为河北文旅代言##河北文旅看图识景##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游击队员银幕故事:《平原游击队》平原游击队是抗战时期活跃在华北平原地区的武装力量。在长期的战争中,游击队运用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游击战战法,如破袭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地

    2025-01-04 08:00:02
    369 0
  • 红色电影丨《平原游击队》

    影片概况《平原游击队》是武兆堤、常甄华执导,李铁军、谷子、方化、李凤萍、杨中路等主演的抗日战争电影。影片讲述了平原游击队抗日的故事。剧情简介日寇向华北冀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带队深入敌后,到平原地区牵制松井中队的行动,以保

    2025-01-04 06:54:01
    113 0
  • 《平原游击队》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经典电影,

    视频加载中...故事发生在中国的某个平原地区,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李向阳作为游击队长,接到了牵制日军松井部队并保护李庄粮食的任务。他深知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但毫无畏惧,毅然带领游击队员们展开了行动。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李向阳展现出了极高的智慧和勇气。他利

    2025-01-04 03:42:02
    5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