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自清的《背影》作为描写父亲的中文代表作,被收录进语文课本中被无数人阅读。文中的父亲整日奔忙、不善言辞,相处数十年,留给儿子最难忘的画面居然是个背影,可见两人相处的时间是多么少,彼此的互动又是多么生疏,以至于最难忘的场景只是父亲的一张“单人相”。
这也正是大部分中国父亲在子女心目中的形象:遥远,劳累,正经,多是叮嘱与训诫,少有温情与快乐。

与之相反,电影的主角 Tim 却是个十项全能好爸爸:做饭洗衣不在话下,每日接送孩子上下学换洗尿布是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最重要的是,他这个全职煮夫做得很开心。Tim安全感十足,对于妻子是家中主要的收入来源这件事完全不感觉到耻辱或者羞涩(大概是习惯了...);他还有无穷的想象力与好奇心,整日陪孩子玩游戏,睡前给他们讲故事,闲着的时候弹吉他唱唱歌,整个一个乐天派。对Tim来说,最大的烦恼莫过于大女儿 塔比莎 逐渐长大,着迷于学校的功课,和自己这个父亲渐行渐远,他有点不知如何再和女儿相处。

说实话,我百分之一万羡慕塔比莎能有这样的爸爸。动画自然是有些夸大扭曲,即使是经历了多年性别运动的北美地区,一个男人要是完全不工作只在家里待孩子的话,多少要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或许只有全民高福利的北欧存在着全职煮夫也不会受到任何歧视的环境(欢迎友邻提供更多案例)。但在美国优越的物质条件与健全的法律保障下,大多数的男人下班后多少能抽出时间陪孩子玩耍。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自己的爱好,每个人多少都有那么一两件自己痴迷的事情。这种成年期仍然保有的兴趣与活力,使得他们能够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一同享受童年的欢乐。

东亚的父亲往往严肃有余,温情不足。他们在童年时期就被管教得严严实实,早早被磨灭了自己的兴趣与快乐。好不容易成年后,又要背上房子、车子、孩子的家庭的重担,汲汲于名利。若想活成有用而无趣的模样,便要承担周围人无数的非议与轻视,真要怎样,怕是也很难笑得出来。过量的责任夺走了他们的童心,使得他们与孩子相处时难以放松,似乎还是处于工作的状态里。996制度的出现,更是使得无数夫妻空有闲情逸致亦无法施展。

无论是从制度上、文化上还是物质条件上,我们都离一个能让父亲好好陪伴孩子成长、玩耍的社会,有着比生与死之间更遥远的距离。
本文来自深度大脑推荐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a6aB2pUUwBVAVw.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