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的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的区别是什么?

犯罪构成的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的区别是包括三点,第一点是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不同、第二点是对损害结果发生的预见情况不同、第三点是不构成犯罪的根据不同。在区分的时候,是需要及时的按照法定的区分标准来确定的。

一、犯罪构成的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的区别是什么?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不同,不可抗力发生损害的原因是在特定场合下,非人力所能抗拒避免的力量,包括自然力和非自然力的强制.而意外事件发生损害结果则是由于行为人对当时情况下自己行为会造成损害结果没有预见也不能预见.

2.对损害结果发生的预见情况不同.不可抗力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是有所预见或可以预见的,只是特定场合下凭借其能力及客观条件和环境无能为力.意外事件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根本缺乏预见,也不可能预见.

不可抗力着眼点在当事人的合同上,因此不可抗力强调在的时候对事件的发生不可预见。但是随着日久,当事人可能会预见到事件的发生,如暴雨连绵产生的大洪水,天气预报是有可能预见到的。而意外事件着眼点在于行为人自身行为的损害性,行为人的行为肯定发生了危害后果,但是这个危害是行为人当时预见不到的,强调的时间性比较短,就在事件发生的一定的期间内。

3.不构成犯罪的根据不同.不可抗力是由于行为人不能依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行为,以外事件是因为行为人主观上根本不能认识到损害结果会发生.

意外事件是指行为人虽然在客观造成了危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不可预见的原因引起的称做意外事件.

不可抗力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

二、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不承担。由于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是犯罪:现行刑法已经对此作了明文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处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也就是说,由于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是犯罪,行为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 【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在我国的的处理程序中,在我国的人院对犯罪行为人进行定罪量刑的时候,此时是要先分析客观违法阶层,再分析主观责任阶层的,如果是在客观违法阶层,犯罪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就是不成立的,此时就是可以认定为犯罪行为人是无罪的。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a2eC2pSVAFdAVY.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不可抗力事件名词解释(刑法上的不可抗力事件案件)

    关于不可抗力相关问题的梳理 一、关于不可抗力的规定 在我国《总则》中作了这样的表述: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民法总则》对于其具体内涵未作进一步的阐述。《合同法》中对于不可抗力的定义也作了与《民法通则》同样的表述,如下

    2024-12-11 04:03:36
    46 0
  • 合同范本不可抗力因素(优选24篇)

    合同范本不可抗力因素 第1篇 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 证件号码:_________________ 住 所: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居间人)_________________ 证件号码:________________ 住 所: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因生产经营需要,需融资人民币_____万元,现委托乙方提供融

    2024-12-11 03:10:29
    42 0
  • 合同约定不可抗力条款的效力

    近两年,由于新冠疫情来回反复,各地政府面对本地疫情都会选择执行不同程度的防控措施,这些措施大部分都集中在限制人员流动上,这就难免会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法院在审理因疫情防控导致的合同迟延履行案件中,如果法院认定迟延履行确因为疫情防控措施导致且该措施不能预知、

    2024-12-11 02:29:54
    46 0
  • 租赁合同不可抗力条款(热门3篇)

    第1篇 乙方承租柜台的租赁期限为:壹年,即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租赁期限届满前一个月,乙方可以向甲方提出续租的要求。同等条件下,乙方有优先承租权,双方重新签订租赁合同。甲方不得恶意的提出不合理的条件,以使乙方放弃续租要求; 租赁

    2024-12-11 00:27:01
    41 0
  • 不可抗力的定义是什么( 法律上对不可抗力的定义)

    1什么是不可抗力? 答:《民法典》第180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独立于人的行为之外,并且不受当事人的意志所支配的现象,它包括某些自然

    2024-12-10 23:38:24
    53 0
  • 民法典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不可抗力的定义及其范围)

    为回应社会关切,******4月20日公布《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一)》。《意见》共十条,涉及充分发挥司法服务保障,准确适用不可抗力规则,依法妥善审理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诉讼时效中止和诉讼期间顺延,加大司法

    2024-12-10 23:38:24
    4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