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标准是公司内部应该制定商业秘密的相关规章制度,和能够接触到商业秘密的这些职工签订保密协议,加强对商业秘密相关领域的管理工作,比如某些工作场合,除了特定的工作人员,其他普通工作人员就不应该随意出入。
一、商业秘密的保护标准有哪些?
(1)制定内部的保密规章制度,比如订立企业内部对资料、文件、图纸的管理方法以及职工守则;
(2)与相关人员订立保密合同。如在聘用合同中明确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不得调动、泄露商业秘密的责任、走时将资料、图纸等交还等;
(3)加强对某些特殊领域的管理工作。如对涉及本企业商业秘密的关键部门、车间、资料室,严格限定人员出入、加强内室保密措施、禁止参观等。
二、商业秘密保护的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商业秘密包括且不限于特定的、完整的、部分的、个别的未披露的信息,包括且不限于涉及商业秘密的草稿、拟稿、草案、样品、模型等,包括且不限于列出商业秘密目录或代号清单中的信息。
(一)各类产品(包括且不限于半成品)的设计、程序、实验、配方、技术数据、专用技术、图纸、生产工艺、工艺诀窍、制作方法、生产流程、经验公式、管理诀窍、样品(包括模型)等。
(二)专用设备及其相关图纸、资料等。
(三)各类产品的模具、量具及其相关图纸、文件资料、物品。
(四)各类产品(包括部件)科研计划、开发计划、实施进度及其各种数据、过程、结果。
(五)与公司相关联的勘察、设计、科研、实验、软件开发、策划、广告等标明“商业秘密”字样的资料、数据、信息。
(六)其它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的信息。
三、商业秘密保护的原因有哪些?
1、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是维护商业秘密权利人合法权益的需要。
商业秘密可以为权利人带来一定的、有时是巨大的经济利益。一些不法分子为获一已之利,采取各种手段,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有时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要克服上述问题,必须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它不仅可以通过民事赔偿的方式有效弥补权利人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通过责令停止、罚款等行政手段及时制止行为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2、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是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的需要。
商业秘密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它不仅损害商业秘密权利人的经济利益,而且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有助于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不良行为,有助于树立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经营理念。它可以使的基本原则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和巩固良好的市场秩序。
3、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是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标准并不是统一规定的,但是,国家的法律制度中是明确规定了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要承担行政、刑事和民事赔偿责任,除了立法,公司内部也要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意识。
分享到:上一篇:
下一篇: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猜你喜欢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95eC2pRUwhRAlc.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