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的激情和罗曼史

我的法国朋友玛丽安娜在1977年与皮埃尔结婚,当时她刚刚离婚,获得了双胞胎女儿的监护权。她那年二十九岁,皮埃尔四十九岁。皮埃尔的姐姐让娜提醒他,两人年龄差距太大,他很可能会被戴上绿帽子。皮埃尔表示,如果真有那一天的话,他会从可能的人选中为妻子找个合适的情人。但玛丽安娜等不及皮埃尔为她找情人了。结婚十五年后,她爱上了同龄的法国人斯台方。斯台方和玛丽安娜竭尽全力保密两人的关系,但她被人看到过于频繁地出入斯台方的公寓。流言传到了皮埃尔耳中,他最初不愿相信,随后大发雷霆。他当面质问妻子,要求她在自己和情人问做出选择。玛丽安娜深爱着共同将女儿拉扯大的皮埃尔,但她正与斯台方处于疯狂的热恋中,左右为难的她无法离开其中的任何一个。最终,她请求皮埃尔的姐姐让娜帮助斡旋。

她可以维持婚姻,条件是每天四点到七点(周日除外)被允许外出,并不得过问原因。经过许多个小时痛苦而坦诚的交流,皮埃尔放下架子,接受了她的条件。他们的婚姻延续了十二年,直到皮埃尔病人膏肓,玛丽安娜尽心照顾他直到最后一刻。在真诚地哀悼过丈夫后,她搬到了斯台方家里。

我相信,这是一个典型的法国故事。我认识所有的当事人,可以说他们极有尊严地履行了这一切。玛丽安娜从未向我或任何人说起过这个安排:我是从让娜处听说的。虽然他们圈子里的大多数人知道玛丽安娜和斯台方是情人,但从未有人会提起这点。所有人在表面上都遵循着上流资产阶级的准则。

玛丽安娜、皮埃尔和斯台方是如何在这种有悖传统的关系中生活的呢?我们在法国的哪段历史上可以找到此类行为的源头?我的思绪马上跳回到中世纪,想起了兰斯洛(Lancelot)和桂妮薇(Guinevere)、特里斯坦(Tristan)和伊索尔德(Iseult)等丈夫与情人分享同一女人的故事。经过《包法利夫人》和《安娜 ·卡列尼娜》等世界著名小说的演绎,这类情节今天已成为常规主题,但我们不该忘记的是,偷情作为文学主题是从十二世纪的法国开始流行的。是的,我们说的正是涵盖阿贝拉尔和爱洛漪丝真实生活历程的那个世纪。

在现实生活中,中世纪女性需要服从男性的权威,无论他们是父亲、丈夫抑或教士。我们还记得爱洛漪丝如何服从她的叔叔和集老师、情人、丈夫身份于一身的阿贝拉尔的专断决定。在阿贝拉尔的指导下,她获得了性和爱的启蒙。在他的坚持下,她前往布列塔尼生下孩子,并将其留给阿贝拉尔的家族照料。尽管对婚姻持保留意见,她还是与阿贝拉尔秘密结婚,并在后者的要求下躲进了幼年时生活过的修道院。她甚至还在丈夫的命令下出家,尽管她对宗教职业毫无兴趣。即便如爱洛漪丝般出色的女性也要向男性权威屈服。这无疑是几乎所有中世纪女性的处境,无论她们是农民抑或公主。

与阿贝拉尔和爱洛漪丝的婚姻不同,大多数贵族和上流资产阶级的婚姻无关爱情。事实上,未婚男女间的疑似爱情会遭到严厉打压,因为爱情(古法语称为amor)被认为是非理性和破坏性的力量。特权阶层间的婚姻由家族包办,旨在维护财产利益和有用的亲缘关系,而非为了夫妇自身的未来考虑。女孩年仅十三或十四岁(通常是十五到十七岁)就可能被嫁给门当户对的男子,后者通常要年长五到十五岁。

《法国人如何发明爱情》,玛丽莲亚隆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爱情是无法反抗的命运,是让人痛苦的发明,生命中很少有什么像恋爱那样唤起人强烈的感受。玛丽莲亚隆细述中世纪迄今爱情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独特形态,毫不回避地对待爱情中的出现过的每一种元素。这本书里叙述的那些或真实或虚构的名字,塑造着一代代人对于爱情的理解和期望,从阿贝拉尔、爱洛漪丝到克莱芙王妃,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从乔治桑、柯莱特到杜拉斯……爱情的观念和面貌从不固定,一直在变,被人创造。(来源|第一读者客户端)

“第一读者”作为全民阅读平台,开设有“快读”“深读”“专栏”“读库”“订阅”等多个主栏目,为用户提供阅读资讯、名家故事、精彩书评、图书连载、文章精选和电子图书等多种阅读服务。

目前,已有祝勇、蒋蓝等数十位作家入驻“第一读者”成为专栏作家。

“第一读者”还会定期参加各大畅销书、新书分享会及作家见面会,并在第一时间发布现场最新图文和视频。

想要获得最新、最深度的作家及新书消息,想要与思想家对话,就赶紧到各大手机应用市场下载“第一读者”客户端吧,保证能让你的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本文来自第一读者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1f6B2pVUQFTDFE.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2月05日
下一篇 2025年02月05日

相关推荐

  • 杨靖︱“病夫”当国:路易十六与法国大革命

    “王有两身”之迷思自中世纪晚期以来在欧洲大陆已成共识。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林亨特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一书中断言:法王路易十六之“肉体”疾病在法国人心目中也是“国体”有疾的隐喻或影射。与乃祖路易十四“朕即国家”、以及路易十五“朕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2025-02-05 22:21:02
    15332 0
  • 嗑CP:爱情代餐?

    李佩珊/文一年一度的“七夕”,牛郎、织女这对苦命的国民CP得以相逢。两个星宿相逢的星象变化和凄美的爱情故事相结合,流传下来向织女“乞巧”的“女儿节”习俗,被当代中国年轻人重新溯其爱情根源,将其置放到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位置上。一方面,享有恋爱、婚姻自由的当

    2025-02-05 22:15:02
    221 0
  • 晚间书单︱从九百年的罗曼史看法国人如何发明爱情

    徐志摩对林徽因、陆小曼的浪漫多情为后人津津乐道,却往往会忽略他为了林徽因抛弃怀孕四月的原配张幼仪的无情。然而,陆小曼与越剧小生翁瑞午“罗襦半解,妙手摩挲;芙蓉对枕,吐雾吞云”,却成了徐志摩飞机失事离世前最无法放下的心魔。同样的故事若是搬到法国,就显得稀松平

    2025-02-05 22:12:02
    86 0
  • Q&Q SmileSolar mini微笑光能迷你系列腕表,展现法国罗曼史浪漫情怀

    图片来自Q&QQ&Q SmileSolar mini微笑光能迷你腕表环保、实用、高性价比是Q&Q一贯的核心理念,全新Q&Q SmileSolar mini (微笑光能迷你) 系列秉承这一理念并加入了不同风格的女性元素,让腕表更具有法国浪漫色彩。本系列共有5个款式,每一款都象征着不一样的浪漫:午夜迷幻灰姑

    2025-02-05 22:09:01
    54 0
  • 嗑CP:爱情代餐?

    李佩珊/文 一年一度的“七夕”,牛郎、织女这对苦命的国民 CP得以相逢。两个星宿相逢的星象变化和凄美的爱情故事相结合,流传下来向织女“乞巧”的“女儿节”习俗,被当代中国年轻人重新溯其爱情根源,将其置放到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位置上。一方面,享有恋爱、婚姻自由的

    2025-02-05 22:06:01
    543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