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提语言文字误读误写误用现象:“人艰不拆”等被点名

【教育部提语言文字误读误写误用现象:“人艰不拆”等被点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语言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出现了一些可以反映时代特征、传播正能量的新词新语,如‘给力’‘点赞’‘硬核’等,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不文明的误读误写误用现象,如‘人艰不拆’‘十动然拒’等生造晦涩的词语,甚至是一些低俗的语言,对网络生态环境,以及社会语言生活和文化安全产生了不良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950号建议的答复》,披露了教育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规范汉语用语承续传统文化的建议”的具体内容。《答复》称,对此,教育部、国家语委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引导。 《答复》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正确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也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新华日报

本文来自光明网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0f1B2pUVAFXA1I.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3月10日
下一篇 2025年03月10日

相关推荐

  • “人艰不拆”“十动然拒”,这些词被教育部点名了:语言文字被误读误写误用

    11月13日,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950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披露了教育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规范汉语用语承续传统文化的建议”的具体内容。教育部在成文于10月19日的《答复》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

    2025-03-10 22:00:02
    83 0
  • 教育部提语言文字误读误写误用现象,“人艰不拆”等被点名

    11月13日,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950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披露了教育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规范汉语用语承续传统文化的建议”的具体内容。教育部在成文于10月19日的《答复》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

    2025-03-10 21:57:01
    256 0
  • “人艰不拆”的漫画解析

    WuMo是丹麦画家Mikael Wulff 和 Anders Morgenthaler 组成的一个网络漫画组合。自2001年参赛脱颖而出后,他们的作品已经连续在丹麦报纸Politiken、纽约时报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德国等多地的报纸上连载。WoMo以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著称,他们幽默诙谐又一针见血的作品看完就四

    2025-03-10 21:54:02
    49 0
  • “人艰不拆”等词被教育部点名,专家:对网络用语要宽容但不能纵容

    11月13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950号建议的答复》。《答复》中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语言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出现了一些可以反映时代特征、传播正能量的新词新语,如‘给力’‘点赞’‘硬核’等,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不文明的误读误写误用现

    2025-03-10 21:51:02
    485 0
  • 教育部点名批评人艰不拆等生造词: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引导

    【教育部点名批评人艰不拆等生造词: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引导】11月13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950号建议的答复》。《答复》中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语言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出现了一些可以反映时代特征、传播正能量的新词新语,如‘给

    2025-03-10 21:45:01
    62802 0
  • 人艰不拆与十动然拒被点名!教育部提语言文字误用现象

    11 月 13 日,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 3950 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披露了教育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规范汉语用语承续传统文化的建议"的具体内容。教育部在成文于 10 月 19 日的《答复》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

    2025-03-10 21:42:02
    126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