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的《阿Q正传》:严顺开一夜成名,六小龄童银幕首秀

1981年,为了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一系列改编自鲁迅作品的电影接连上映。

在此之前鲁迅作品改编的电影并不多,观众最熟悉的大概就是1956年桑弧导演的《祝福》。

恰逢这个重要的时刻,不少大导演都纷纷上阵把鲁迅的作品搬上大银幕,比如长影厂的导演吕绍连拍的《药》,北影厂的水华导演执导的《伤逝》,都拍出了不同的风格。

这其中最为观众认可的,当属1981年岑范导演的《阿Q正传》。

影片上映后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在国际上也大放异彩,曾入围戛纳电影节。

特别是饰演阿Q的严顺开把角色演绎得极其深入人心,完美还原了观众对阿Q的想象,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而且还获得了第二届韦维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金拐杖奖”。

01、原定赵丹来演阿Q,却成为永远的遗憾

《阿Q正传》电影的诞生,最早源于赵丹和陈白尘的一个约定。

一位是凭借《马路天使》《林则徐》《烈火中永生》等名垂影视的演员,一位是在剧坛驰骋50年的编剧,两位都是当年中国影坛前辈级的人物。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两人就曾商议拍电影《鲁迅传》,还准备邀请于蓝、孙道临、谢添等大牌影星出演。

但由于种种原因耽搁,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直到1980年随着鲁迅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即将到来,赵丹和陈白尘聚在一起又提起了《鲁迅传》的拍摄。

但对于鲁迅这一角色的选择,两人一直争议不下,就在这时陈白尘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与其在《鲁迅传》上左右为难,不如把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搬上大银幕,作为鲁迅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实在应该拍成电影。

虽然早在1958年香港就把这部作品拍成了电影,但在内地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响。

陈白尘问赵丹愿不愿意演阿Q,赵丹一听非常兴奋。

自从1965年拍完《烈火中永生》后,赵丹已经15年没有拍过戏,而且这又是鲁迅的经典作品,赵丹非常渴望这次机会。

几天后,上影厂通过了陈白尘的提议,《阿Q正传》的拍摄也正式提上日程。

之后就进入电影的筹备工作,先是定下老导演黄佐临执导本片,同时陈白尘也迅速投入工作,在当年的9月份就完成了剧本。

但意外也随之到来:赵丹被查出胰腺癌晚期,无法再参与拍摄。

一个多月后65岁的赵丹去世,这次未能实现的合作也成了陈白尘永远的遗憾。

黄佐临导演也因为赵丹去世不愿再拍,所以之后就由岑范导演接过导筒,继续拍摄和选角的工作。

02、选角引发争议,导演力保严顺开出演

作为鲁迅先生笔下最鲜活的角色之一,阿Q是不少演员都非常想演的人物。

其中不少人给岑范导演推荐了郭凯敏,当时的他凭借电影《庐山恋》名气正盛,是年轻演员里的领军人物。

但岑范觉得郭凯敏实在是太帅了,不太符合阿Q的形象,恰好执行导演石勇也给他推荐了上海滑稽剧团的演员严顺开。

40多岁的严顺开在剧团已经摸爬滚打近20年,尽管舞台经验丰富,但还没有过拍电影经历。

电影厂也传来一些反对的声音,觉得严顺开只演过滑稽戏,而且他的外形也不够“上相”,演不了这个角色。

就这样严顺开来来回回被叫到片场试镜好几次,一度让他十分崩溃,差点要放弃这个机会。

虽然一直有反对声音,但岑范坚持启用严顺开,他认定了看似貌不惊人的严顺开绝对能演好这个角色。

为了不辜负导演的期望,严顺开提前几个月就来到绍兴农村体验生活,跟着当地的农民学习劳作,让自己慢慢找到阿Q的感觉。

拍摄期间严顺开也非常敬业,每天顶着炎炎夏日穿着长衫马褂拍摄,也从没叫过一句苦。

在拍一场偷萝卜翻墙的戏时,道具组为了还原情景在墙边放了一条狗,严顺开翻墙时吓了一跳,从墙上摔了下来摔伤了肋骨。

但他处理好伤口后没有休息,忍着疼打上石膏,接着就回到片场继续拍摄。

严顺开把自己全部沉浸到角色里,即便拍完一场戏休息时,他也很久都回不过神来,完全把自己当成了阿Q。

事实证明严顺开把角色拿捏的入木三分,既有滑稽可笑的喜剧性,还有卑微无依的悲剧性,赋予了阿Q血肉和灵魂。

严顺开的表演让他接连获得百花奖和瑞士国际喜剧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更是在观众中间打响了知名度。

1983年的春晚上,受到总导演黄一鹤邀请的严顺开表演了《阿Q的独白》,台上的他眉飞色舞,用生动的表情和台词再次演绎阿Q,表演水平堪称一流。

03、导演是夏梦前男友,六小龄童客串出演

除了严顺开,本片的导演岑范也同样值得一提。

从1947年开始,话剧演员出身的岑范就作为大导演朱石麟的助手,在香港参与了多部电影的拍摄。

这期间他还和长城公司的女明星夏梦坠入爱河,但后来岑范回到内地,夏梦留在香港,这段感情也无疾而终。

回到内地后岑范导演了《群英会》《借东风》《牛郎织女》等多部戏曲片,此外还和郑君里共同导演了经典影片《林则徐》。

经验丰富的他在拍《阿Q正传》时,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原著。

比如原著中有很多阿Q的心理活动和描述性的文字,很难在电影中直接呈现,所以岑范就提出使用画外音来弥补。

为此他专门找来配音水平一流的孙道临配音,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感情,完全能把原著的情境更好地传达给观众。

此外,绍剧表演艺术家六龄童也是本片的顾问之一,他对剧本涉及的绍兴当地的风土人情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

他的儿子、当时只有22岁的六小龄童也在剧中客串了一个革命党的角色,虽然只有寥寥几个镜头也没有台词,但也成为他的银幕处女秀。

一年后,六小龄童被杨洁导演选中,自此成为响彻全国的“美猴王”。

40年过去,影片的大多主创人员都已经不在人世。

岑范导演早已于2008年去世,而带给观众无数欢乐的严顺开也在2017年离开。

此外,为本片配音的孙道临,饰演赵太爷的李纬等,也都已经不在人世。

斯人已去,感谢他们留下这样一部艺术经典永存于世,为一代代观众所喜爱。(撰文:皮皮虾)

本文来自香港电影怀旧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08aB2pVVghUA1U.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1月15日
下一篇 2025年01月15日

相关推荐

  • 《阿Q正传》100岁啦,54幅图读懂阿Q的一生

    一百年前的今天,《晨报副刊》“开心话”栏目发表了一篇小说,名唤《阿Q正传》,作者巴人。读者读了,以为是一部讽刺小说。陆续发表出来,更是让有些人栗栗危惧,以为作者将要揭他的阴私,骂到他的头上,等终于打听出作者实则是鲁迅,方才释怀。足见,《阿Q正传》的独特魔力。

    2025-01-15 00:24:01
    663 0
  • 毕飞宇:《阿Q正传》,其实就是一部关于“侮辱”的小说

    2017年6月22日,毕飞宇在张掖河西学院讲座招贴牌前留影沿着圆圈的内侧,从胜利走向胜利 文|毕飞宇一、小说的体制常识我们先来谈一点小说体制的常识。《阿Q正传》是作为连载小说首发的,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连载于《晨报》副刊,约3.3万字。《阿Q正传》第一章“这一

    2025-01-15 00:21:02
    1891 0
  • 《阿Q正传》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经典作品,看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小时候学过这篇文章,但那时候理解能力有限,记忆也不深刻,就想回顾一下经典,更好的了解一下阿Q精神。 阿Q很卑性,他喜与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对手。口讷的他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与王胡打架输了时,便说君子动

    2025-01-15 00:18:02
    515 0
  • 小时候没看懂《阿Q正传》,成人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就是阿Q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开始真正读懂鲁迅的文章。最近皮哥重读了鲁迅的《阿Q正传》,这篇课文入选了中学课本,记得那时候读还一知半解,现在读立刻有了不一样的体会,用鲁迅自己的话说就是“深味到了一种浓黑的悲凉”。读完

    2025-01-15 00:15:01
    1715 0
  • 八十本书环游地球︱中国:《阿Q正传》

    [美]丹穆若什/文 朱生坚/译丹穆若什教授的《八十本书环游地球》,既是重构世界文学的版图,也是为人类文化建立一个纸上的记忆宫殿。当病毒流行的时候,有人在自己的书桌前读书、写作,为天地燃灯,给予人间一种希望。第十周 第二天中国 鲁迅 《阿Q正传》及其他小说吴承恩戏剧

    2025-01-15 00:12:02
    178 0
  • 《阿Q正传》:一个可笑之人,四个生活真相

    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曾公开直言:“我所有的作品,都比不上《阿Q正传》。”甚至愿意用自己所有的小说换一部《阿Q正传》。《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小说集《呐喊》中的一部中篇小说,自发表以来受尽追捧与偏爱。小说主人公阿Q,是一个卑微到底层的小人物,鲁迅先生用

    2025-01-15 00:09:01
    27426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