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规定的行政许可主体

  【导读】行政许可的行为主体为特定主体,即享有行政权能,行使对行政相对人申请的审核与批准权的行政机关或、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及受委托的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是一种基于申请而产

  行政许可的行为主体为特定主体,即享有行政权能,行使对行政相对人申请的审核与批准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及受委托的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是一种基于申请而产生的具体行政行为。我国《行政许可法》第79条第1款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是行政许可的前提条件,行政机关应针对相对人的申请,依法采取相应的行政行为,而不能主动地给行政相对人颁发许可证或者执照。

  行政许可法第22条、第23条和第24条规定了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行政许可法第22条规定:“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许可法第23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被授权的组织适用本法有关行政机关的规定。”行政许可法第24条规定:“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告。”“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受委托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许可。”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ff5C2pWXQNUDF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行政法律意见书的范文(12篇)

    行政法律意见书的范文 第1篇 必须要不断学习,加强理论知识,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虽然经过几年的学习,但是法学体系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且领域宽广。现在的法学知识相对于整个体系还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尤其是实践操作所用与学校教育的内容有着天壤之别,经过一年的实习操作

    2024-12-11 02:41:30
    36 0
  • 行政法律关系即参加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也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力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

    即参加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也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力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 行政法律关系 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由行政法规范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 法律关系包括主客体及内容,你只说了主体而已,不全面 法律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4-12-10 23:48:41
    47 0
  •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和行政主体有什么区别

    一、法律关系和行政主体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主要是指国家机关(还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组织),行政相对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二、行政法中关于行政主体的问题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

    2024-12-10 23:22:29
    45 0
  • 行政法律责任有哪几种形式

    行政责任有哪些 一、行政责任主要有:通报批评、行政处分等。强制性行政责任包括强制划拨、执行罚等。补救性行政责任的形式较多,主要有:认错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撤销违法、纠正不当、返还权益、行政赔偿等。 二、行政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律法规依法应承担

    2024-12-10 20:27:25
    4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