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处理?

  【导读】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处理?未满十四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从轻或减轻处罚。未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处理原则:(1)从宽处理的原则(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根

  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处理?

  未满十四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从轻或减轻处罚。未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处理原则:

  (1)从宽处理的原则

  (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9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应判处死刑。这是刚性要求,不允许有任何例外。

  所谓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如果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即使审判的时候已满18周岁也应适用本条规定。我国刑法之所以规定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主要原因在于: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它关系到犯罪人的生死存亡。不满18周岁的人由于未成年,还处在生理与心理发育过程中,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都还比较弱,因此,尚未达到罪行极其严重、不堪改造的程度,故不宜适用死刑。

  (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

  我国未成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也明确地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就从上明确了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育、感化、挽救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办理未成人案件中要正确处理惩罚和教育的关系。要将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司法人员对未成人要坚持攻心为主,象父母对孩子、教师对学生一样,针对其个人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认识到自已行为的危害性。

  这一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处理未成人案件中既要注意查清事实,又要及时对未成人进行教育和感化。教育、感化在诉讼的各个阶段都要受到重视,要正确处理查清事实与教育、感化的关系。查清事实是正确教育的基础,事实不清,就无法以理服人,难以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但也不能专注于事实本身而忽视教育和感化。教育和感化是处理未成年人案件的重要原则。

  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感化要注意挖掘犯罪发生的深层次根源,剖析未成人犯罪的根本动因,对症下药,深入进行心理教育,使其真正认罪伏法,并能正确对待将要面临的刑事处罚和履行。

  少年案件快速简易化的原则是确保少年能够尽快摆脱诉讼过程中的烦恼,避免少年诉讼过程复杂,漫长而承受过多的心理负担,这可能会导致抵制。 以及教育和改革。不利影响。 但是,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必须注意“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快速简便。 不应急于损害诉讼程序的公正性。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e94C2pQVAJcAVE.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用人单位可以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吗

    问题解答: 除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以外,用人单位不可以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若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

    2024-12-11 04:02:10
    45 0
  • 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案例

    一、关于的 如果是盗窃的话,尚不构成盗窃罪;如果是抢劫的话,年满十四周岁就要承担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未成年人从轻处罚。 二、法律案件分析 本案涉及表见代理问题。所谓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以本人的名义与第三人为民事行为,行为人虽没有代理权,但有足以使第三

    2024-12-11 04:00:31
    44 0
  • 未成年人签约当主播,法律怎么说?

    近日,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起典型案例,对网络主播行业发出警示。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某传媒公司与未成年人洪某签订娱乐主播协议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属无效合同,传媒公司主张依据该协议要求支付30万元巨额违约金不受法律保护。原告传媒公司与被告洪某于

    2024-12-11 03:36:19
    64 0
  • 哪些人不能被委托照护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照护。那么,哪些人不能被委托照护未成年人?网友咨询:哪些人不能被委托照护未成年人律师解答:父母在

    2024-12-11 03:31:31
    42 0
  • 什么情况下,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那么,什么情况下,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网友咨询:什么情况下,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律师解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

    2024-12-11 03:31:31
    47 0
  • 什么样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收养,是指自然人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依法创设拟制血亲亲子关系的身份法律行为。那么,什么样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网友咨询:什么样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律师解答: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三)生父母

    2024-12-11 03:31:31
    36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