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信仰的儒家,就是一种另类的宗教

在有些人看来,中国是没有信仰的。


这点呢,其实我们中国人也认,毕竟我们从小到大就说自己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是无神论者。


在古代,中国人有没有信仰呢?


说有吧,好像也有,说没有吧,好像也是没有。



中国人的信仰,和其他文明特别不一样。


其他文明的信仰具有排他性,你信了犹太,你不能信基督。


中国人不一样,谁灵就信谁。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人如此特别的信仰呢?


接下来,我们会用四篇文章,来详细阐述中国人的宗教观。


今天我们先来聊聊儒家。




01


儒家的宗教性


其实,儒家有两重性格。


我们最熟悉儒家的性格,自然是人文性。


不过,儒家还有另外一重性格——宗教性。



老百姓祭祖、古代皇帝祭天、读书人拜孔子,这三种现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但是,这三件表面看来不相干的事,在中国人的信仰结构里其实是同一件事,就是中国人延续了几千年的祭祀。


儒生本来是在祭祀里专门管礼仪的人。


靠着这个专业技能,儒家就接管了中国人的祭祀。


儒家正是因为主导了中国的祭祀,才有了宗教的特性。



那么,儒家的祭祀,是祭祀谁呢?


天地和祖宗当然要祭祀的啦,而且儒家还把自己的创始人孔子也纳入了祭祀范围,让孔子有了和祖先、天地并列的神圣性。


于是,儒家的宗教性就有了三个不同的面相:老百姓的宗教国家的宗教读书人的宗教。


百姓祭祀的是祖宗,国家祭祀的是天地,而读书人呢,祭祀的是圣人孔子。



先说老百姓的宗教祭祀祖宗吧。


清明节扫墓、祭日烧纸,都是融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祭祀仪式,体现了儒家独特的伦理观。


我们再来看儒家宗教性的第二个面相,作为国家的宗教。


上古祭祀传统里,还有一种更重要的仪式:祭祀天地。


到了汉代,人们更重视五岳象征天下的意义,在解释儒家经典的时候,儒生就特别强调五岳祭祀是天子专属。


这套仪式最终发展成了国家权威的象征。


泰山是五岳之首,它可不仅仅是一般的名山。


在古代,泰山是历代皇帝祭祀天地的首选之地。


最隆重的封禅大典,就是在泰山举行的。


那种仪式感和庄严感,炫耀的是国家的文化权力。


那么,谁可以参加封禅大典呢?


皇帝和朝廷高官有资格参加,不要说老百姓,连一般的士大夫都轮不上,只有远远站在那里,做吃瓜群众的份儿。



最后,儒家的第三面相,是读书人的宗教。


宋代以后的儒学,越来越注重形式化的礼仪,和佛教也差不太多。


很多书院都有礼圣殿,那是学生祭祀先师孔子的地方,书院里的儒生,每天一早就要拜孔子,行礼如仪。




02


一个不承诺给好处的“宗教”


虽然呈现出宗教的特性,但是它和其他宗教又不一样,儒家是一种另类的“宗教”。


儒家不是那种超越性的宗教,而只是一种世俗性的宗教。


一般老百姓为什么需要宗教?


是为了精神有依靠,命运有托付,生死有安排。


佛教、道教还有基督教都有高高在上的、主宰命运的大神,老百姓信仰菩萨、神仙或者上帝,可以给自己带来希望


但是,儒家不一样,它太现实了,没有一个管人间事的神,不需要信众,也不会承诺什么具体的回报。


儒家的宗教性最终要为人文性服务。


也就是说,人和天地、祖宗的沟通,最终还要回到现实的伦理秩序中来,祭祀祖宗是为了强化家族之间的团结,封禅大典是为了巩固皇权的绝对权威,拜孔子也是为了修身成一个有德之人。



儒家的所有宗教性格,最终还是落实在社会伦理和政治秩序层面,这和基督教、佛教、道教完全不一样。


基督教教人如何救赎,佛教教人如何解脱,道教教人如何永生,这都是神和个人之间的事。


但儒家呢,祭祀的仪式都是为了巩固世俗的家族、王朝和儒家的权威。


所以,百姓若有所求,比如要去考秀才、举人,宁愿去文昌阁而不会去孔庙,因为文昌星有这种功能啊,可以保佑你科场走运啊。


而孔老夫子只会讲大道理,没有菩萨和神仙的法力。


在孔庙里面,只见读书人对至圣先师行大礼的,没见有人烧香的。




03


儒家的短板明显,撑不起中国人全部的精神信仰


这几年中国出现了一群新儒家,也想在民间复兴儒教,他们到乡村里面租一块地,办起了书院,带领一帮弟子们每天向孔子叩头,苦读圣贤书。


但是,当地的村民们竟然不接纳他们。


觉得这帮儒生和自己没有关系,还偷偷搬走了书院的瓦片,去盖了农民们喜欢的观音庙。


在孔庙和观音庙之间,老百姓喜欢谁,不是一目了然吗?



儒家作为宗教的短板,一览无余。


为什么老百姓更喜欢观音呢?


因为观音有求必应啊。


生不出娃,求观音;想健康,求观音;想结婚,求观音;想发财,求观音;哪怕想学习好,也能求观音......


孔子能做的,观音都能做,孔子不能做的,观音也能做,你说老百姓更愿意拜谁。


所以,儒家注定只能是一种“另类”的宗教,它满足不了中国老百姓精神世界的需求。



是人就怕死,怕死就想求生,哪怕求生不成,也会期待死后能过得好一点。


说白了,就是生与死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围绕着人的一生。


儒家是不讲生死的,孔子就说了,“子不语怪力乱神”。


儒家不跟你讲那一套神神秘秘的东西,但老百姓的精神世界,需要这神秘的东西来克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恐惧啊。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供给,中国老百姓的精神需求,儒家给不了,那就会向其他家要。


所以儒家无法做到排他性,如果儒家想排斥别家思想,那最后老百姓一定是抛弃它,因为你满足不了我,还不让我去找小三,这算什么话哦。


这个时候,填补中国老百姓精神世界的,是谁呢?


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常说儒释道,佛教和道教,提供了中国老百姓对生死的信仰。



接下来的文章,我会来讲下佛教和道教给中国老百姓提供了什么样的精神世界。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狐狸先森几点钟

我们一起涨知识。

本文来自狐狸先森讲历史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9b2B2pVVgZXBFY.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1月06日
下一篇 2025年01月06日

相关推荐

  • 瑞幸咖啡的故事为资本、浮躁的创业热敲响了警钟?背后教训值得每个人去细酌

    瑞幸,不久前,还是一个所有关注财经新闻的人不会错过的故事———它只用一年时间就走完了星巴克走了17年的路,它从成立到上市仅用了18个月……它怀抱着互联网、新零售、物联网等新锐商业概念一路狂奔。直至近日,巨额交易数据造假、股票暴跌,瑞幸的命运一路下滑,让无数曾经

    2025-01-07 11:42:01
    228 0
  • 韩国另类伦理电影《秘密账号》:网络虚幻与现实爱情的迷离交错

    在网络世界中,虚幻与现实的界限日益模糊,而一部韩国另类伦理电影《秘密账号》正是深度探索了这一现象。在这部电影中,网络世界中的虚拟身份和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情感错综交错,呈现出一幅令人震撼的画面。这不仅是一场对技术与人性的冒险,更是一次对当代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

    2025-01-07 08:09:01
    77 0
  • 6部禁忌电影,引爆伦理争议?40%观众竟选择挑战三观

    嘿,各位追剧达人们!别慌,我可不是要带你们去什么不正经的地方,而是要和大家一起探索六部挑战伦理底线的电影。准备好了吗?系好安全带,我们出发啦!最近有个有趣的数据冒了出来:观看"另类"电影的人数激增了40%!这是啥情况?难道大家都集体叛逆了?不急,让我们一起来

    2025-01-06 12:12:02
    1267 0
  • 从菜鸟到情圣,韩国伦理电影《色即是空》教你另类恋爱秘籍

    想要成为爱情领域的行家里手?那么,韩国伦理电影《色即是空》或许能够给你提供一些独特的恋爱秘籍!这部电影以其别开生面的情节和大胆的表现方式,教会了观众们一些非同寻常的恋爱技巧。在《色即是空》中,男主角从一个菜鸟式的初恋者逐渐蜕变成为了情感圣手。他在追求女性过

    2025-01-06 01:00:01
    76 0
  • OPPO:科技越发展,致善越重要

    从创立OPPO的第一天起,“本分”一词就成为这家企业的根基。利他、多赢和长期主义的价值观虽然在过去中国商界的红海竞争中多显“另类”,但十多年过去了,OPPO不但活了下来,并且成了头部手机厂商阵营中的一员。在OPPO创始人陈明永的公开讲话中,这位企业家不止一次提到了OPP

    2025-01-04 08:30:02
    452 0
  • 为什么另类右翼热爱尼采和海德格尔?

    尼采弗里德里希尼采认为有两种方式可以回应他所说的“万物的永恒回归”。这种想法正如他在《快乐的科学》中所提及的那样,“你将不得不按照你现在的、已经过着的这种生活,再活一次,以及无数次。”如果你是一个典型的孱弱人类,你可以“按倒自己,咬牙诅咒说这话的恶魔。”但

    2025-01-04 04:24:01
    1667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