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怕受害人家属围攻 ,先驶离现场属于逃逸行为吗?

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交通肇事怕受害人家属围攻 ,先驶离现场属于逃逸行为吗?的观点吧。

根据2008年8月17日公安部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85条第(1)项规定,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因此,交通肇事后逃逸主要表现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基于逃避法律追究、逃避事故责任的目的。如果不是基于这个目的,而是因为害怕受害方或者围观群众因激愤对其进行殴打而逃离现场,并且在逃跑后能够报警,接受法律处理的,不能认为是肇事后逃逸。


逃逸行为有两种:一是人和车在事故发生后均逃离事故现场;二是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只要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则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应承担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


对于交通肇事怕受害人家属围攻 ,先驶离现场属于逃逸行为吗?的看法,文章内容就讲解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请寻找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吧!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608C2pXVQdcAFc.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交通事故逃逸与驶离现场的区别

    一、 交通事故逃逸与驶离现场的区别   在交通事故中,逃逸与驶离现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逃逸是指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主观上有逃避事故责任的目的,故意离开现场,以逃避法律责任。   2.而驶离现场则是指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因害怕被殴打或其他非事故原因离开现场

    2024-12-11 01:05:02
    37 0
  • 故意逃逸与无意驶离如何区分

    一、 故意逃逸与无意驶离如何区分   故意逃逸与无意驶离在交通事故中,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区分。   1.从轮胎痕迹来看,故意逃逸通常会有明显的制动痕迹或行驶轨迹变化,表明驾驶人知道发生了事故;而无意驶离则现场无制动拖印,轮胎轨迹无明显变化。   2.从肇事的时间和

    2024-12-10 23:11:09
    27 0
  • 收到违停短信多久驶离不会罚款

    律师解答 收到违停短信一般30分钟内驶离不会罚款,《道路交通安全法》未规定具体时间,由各地政策规定,可以登录当地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网站查询。 驾驶员违停的,收到口头警告或者违停短信应当立即驶离,未驶离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

    2024-12-10 22:48:59
    50 0
  • 发生交通事故驶离现场怎么定责

    律师解答 发生交通事故驶离现场的,属于肇事逃逸,一般负全部责任。法律规定,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具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

    2024-12-10 20:25:34
    27 0
  • 发生事故司机不知情,驶离现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触犯的是交通肇事罪。  网友咨询:  发生事故司机不知情,驶离现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  律师解答:  对于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行为,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

    2024-12-10 17:16:17
    30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