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包括休息、饮食、镇静、降压、解痉、扩容、利尿和适时终止妊娠,应根据患者病情综合考虑,密切监测并调整治疗方案。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休息: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的血液供应。
2.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以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3.镇静:消除孕妇的紧张情绪,可给予地西泮等镇静药物。
4.降压:血压≥160/110mmHg时,应降压治疗,可选用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药物。
5.解痉:硫酸镁是治疗子痫前期和子痫的首选药物,可预防和控制抽搐。
6.扩容:一般不主张扩容,仅用于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患者。
7.利尿:一般不主张应用利尿剂,仅用于全身性水肿、急性心力衰竭等患者。
8.适时终止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若病情加重,或出现胎儿窘迫、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应适时终止妊娠。
总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孕周、胎儿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应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胎儿情况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