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神经受损可能与外伤、炎症、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应根据病因对症治疗,具体如下:
1、外伤
由于牵拉、刀割、骨折等原因导致足部神经出现受损、断裂等情况,可引起感觉异常或肌力下降等症状。
应在显微镜下进行神经吻合术;还可使用甲钴胺、腺苷钴胺等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走动,平卧时可抬高患肢,有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可促进足部神经恢复。
2、炎症
细菌感染刺激周围神经诱发神经炎时,可出现肢体末端麻木、疼痛等症状。
患者可根据致病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临床上常用的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以及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等头孢抗菌类药;同时配合神经节苷酯钠、小牛血清去蛋白等营养神经药物,可促进神经生长、修复。
3、糖尿病
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末梢循环障碍及周围神经病变,出现四肢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
患者可通过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磺脲类药物控制血糖,必要时可以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还可通过胰激肽原酶、前列地尔等药物改善微循环;日常应注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定时检测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