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化痰的穴位有尺泽穴、列缺穴、鱼际穴、太渊穴、丰隆穴等,按摩这些穴位可辅助治疗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受邪侵,故肺系疾病最为常见。而痰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病理产物之一,又是一种继发性病因,可导致多种肺系病证。因此,清肺化痰是治疗肺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清肺化痰的穴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
1.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尺泽穴是肺经的合穴,五行属水,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通络止痛的功效。尺泽穴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以及肘臂挛痛等局部病证。
2.列缺穴: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列缺穴是肺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列缺穴具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通络止痛的功效。列缺穴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以及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外感病证。
3.鱼际穴:在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鱼际穴是肺经的荥穴,五行属火,具有清肺热、利咽喉、化痰止咳的功效。鱼际穴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以及发热、恶寒、头痛等外感病证。
4.太渊穴: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太渊穴具有调补肺气、止咳化痰、通经活络的功效。太渊穴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以及无脉症等。
5.丰隆穴: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2寸。丰隆穴是胃经的络穴,别走于脾经。丰隆穴具有健脾化痰、和胃降逆、开窍醒神的功效。丰隆穴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痰多等肺系病证,以及癫狂、痫证等神志病证,以及腹胀、便秘等胃肠病证。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如果患有严重的肺系疾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在按摩穴位时,应注意手法和力度,避免损伤皮肤和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