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坐着可能会出现便秘、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静脉曲张等危害,具体如下:
1、便秘
长期坐着不利于胃肠道蠕动,容易影响食物正常的消化、吸收,同时不利于粪便的排出,进而会造成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等。此类患者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并且适当活动,促进排便。若效果不佳,需要尽快就医处理。
2、腰椎间盘突出症
如果长期坐着,则全身的重量会积压在脊椎尾端,导致腰椎受力不均匀,同时会造成肌肉功能降低,使肌肉出现松弛、僵硬等症状,容易增加腰椎的不稳定性,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从而出现腰痛、下肢无力、麻木等现象。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后要尽快干预,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出现马尾综合征、大小便失禁等并发症。
3、下肢静脉曲张
若患者原本存在先天性浅静脉壁薄弱或者是静脉瓣膜结构异常的情况,则长期坐着可使体内的血液淤积在双下肢,导致血管内压力升高,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出现双下肢无力、水肿、肌肉痉挛等症状。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应该早期治疗,缓解不适症状,防止血液淤积形成血栓,引起下肢缺血性坏死、肺栓塞等问题。
建议平时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避免久坐不动,防止对身体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