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是由于鞘状突未关闭、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所造成。
1、鞘状突未关闭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正常情况下,出生后这个鞘状突会逐渐闭合。如果鞘状突未闭合或闭合不完全,就形成了一个潜在的通道,当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的脏器(如肠管、网膜等)就可能通过这个通道进入腹股沟或阴囊,从而导致疝气的发生。
2、腹壁强度降低
小儿的腹壁肌肉和筋膜组织相对薄弱,尤其是一些早产儿、低体重儿等,其腹壁发育可能不够完善。此外,如果小儿存在营养不良、长期咳嗽、经常剧烈哭闹、便秘等情况,也会使腹壁肌肉受到过度牵拉或疲劳,导致腹壁强度进一步降低,更容易发生疝气。
3、腹内压增高
这是小儿疝气发生的重要诱因。当小儿哭闹、咳嗽、排便用力等时,会使腹内压急剧升高,增加了腹腔内容物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突出的机会。同时,长时间的腹内压增高也不利于鞘状突的闭合,使得疝气更容易形成和持续存在。
对于小儿疝气,家长应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避免疝气嵌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注意预防和减少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积极治疗咳嗽、避免小儿长时间剧烈哭闹、保持大便通畅等,有助于降低小儿疝气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