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的穴位主要有劳宫穴、少府穴、鱼际穴、太渊穴、神门穴等,按摩这些穴位可调节气血、改善睡眠、缓解疲劳等,但需注意按摩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且孕妇、儿童及年老体弱者需谨慎按摩。
手心的穴位主要有劳宫穴、少府穴、鱼际穴、太渊穴、神门穴等,经常按摩这些穴位,能够起到调节气血、改善睡眠、缓解疲劳等作用。以下是对这些穴位的详细介绍:
1.劳宫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按摩劳宫穴可改善发热、呕吐、口臭、呃逆、中风昏迷、中暑等症状。
2.少府穴: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按摩少府穴可缓解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遗尿、遗精、月经不调、小指挛痛等症状。
3.鱼际穴: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按摩鱼际穴可缓解咳嗽、咯血、咽干、喉痛、掌中热、小儿疳积等症状。
4.太渊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按摩太渊穴可缓解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等症状。
5.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按摩神门穴可缓解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晕车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手心穴位虽然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按摩穴位时应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孕妇、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在按摩时应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