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屎疼可能是由肛裂、痔疮、肛周脓肿、肛管炎、肠道炎症、肠道肿瘤等原因导致。
1.肛裂
通常是由于肛管皮肤撕裂,在排便时会引起剧烈疼痛,且疼痛常呈周期性,伴有便血。这可能是由于长期便秘、大便干结,或过度用力排便等导致。
2.痔疮
尤其是外痔发炎或内痔脱出嵌顿时,可在排便时出现疼痛。痔疮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久坐、久站、不良饮食习惯等。
3.肛周脓肿
肛周感染形成脓肿后,排便时可刺激脓肿部位而引发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局部红肿、发热等表现。
4.肛管炎
肛管部位的炎症可导致拉屎时疼痛,多由细菌感染等引起。
5.肠道炎症
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可因肠道炎症刺激引起排便疼痛,还可能伴有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6.肠道肿瘤
当肠道内有肿瘤时,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影响排便,导致疼痛,还可能出现便血、消瘦等其他表现。
拉屎疼需要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治疗。
1、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的疼痛。同时,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粪便过于干燥。
2、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的拉屎疼,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物来缓解症状。例如,复方角菜酸酯栓等药物可以减轻肛门粘膜的水肿和疼痛。
3、物理治疗
将温水倒入坐浴盆中,然后坐在上面浸泡肛门部位,可以缓解肛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坐浴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如果拉屎疼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大量出血、发热、肿物脱出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结肠镜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