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引起的糖尿病,其特点包括起病急、症状明显、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诊断标准为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
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引起的糖尿病。以下是1型糖尿病的特点及诊断标准:
1.特点:
起病急: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在较短时间内(数天至数周)出现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
症状明显:患者的症状较为明显,容易引起重视。
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由于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尤其是在感染、饮食不当或中断胰岛素治疗时。
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
2.诊断标准:
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HbA1c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1型糖尿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血糖水平和相关抗体检测等因素。对于疑似1型糖尿病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胰岛功能检查、自身抗体检测等,以明确诊断。
此外,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以维持血糖稳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糖,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并注意预防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1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家长和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共同管理疾病,确保患者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总之,1型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和家属应该充分了解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