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肩”又称肩周炎,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一、发病原因。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肩部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导致肩部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慢性劳损;肩部外伤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肩部受寒等。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引起肩部无菌性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肩周炎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包括肩部疼痛,起初为阵发性疼痛,之后逐渐加剧呈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肩关节活动受限,各个方向的活动均可受限,如外展、上举、内旋、外旋等;肩部肌肉可能出现萎缩,尤其是三角肌等。
三、诊断方法。一般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医生会详细询问肩部疼痛的发作情况、加重或缓解因素等,同时进行肩部的体格检查,观察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压痛等情况。还可能会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等,排除其他肩部疾病。
四、治疗措施。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有休息、肩部保暖、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运动疗法(如爬墙运动等)等。手术治疗一般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如肩关节松解术等。
五、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对于肩周炎的恢复非常重要。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肩部运动,以逐渐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增强肩部肌肉力量。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肩部损伤加重。
六、预防要点。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肩部的保护,避免长期过度劳累;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肩部受力不均;注意肩部保暖,防止受寒;适当进行肩部运动,增强肩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
总之,“50肩”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会造成较大影响。了解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等,有助于患者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并通过科学的康复锻炼和预防措施,促进肩部功能的恢复,减少疾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