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发生在全身的动脉部位,尤其好发于颈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下肢动脉等部位。
1.颈动脉
颈动脉受血流冲击力大,尤其是颈内和颈外动脉分叉的位置,易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进而形成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可能导致管腔狭窄,引发脑供血不足等问题。
2.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是心脏的主要供血血管,其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和回旋支的近终端等部位,因血流冲击和高脂血症等因素,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若狭窄程度超过50%,即可称为冠心病。
3.脑动脉
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等也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严重时可能导致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
4.下肢动脉
如股动脉(尤其是股浅动脉)和腘动脉,这些部位的硬化斑块可能导致下肢供血不足,表现为间歇跛行等症状。
此外,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发生在肾动脉、锁骨下动脉等其他部位,引发相应的缺血症状。因此,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需要综合考虑全身血管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