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是指足后跟,足后跟抽痛可能是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引起的,疾病因素包括缺钙、足底筋膜炎、跟腱炎、骨刺等,具体如下:
一、非疾病因素
患者若长时间过度活动,或站立姿势不良,可能会导致足后跟血液循环受阻,并引起局部肌肉痉挛,从而出现抽痛的现象。
二、疾病因素
1.缺钙食物中的维生素D缺乏,并伴有日照不足的情况时,可能会导致机体缺钙。其次,患者若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骨骼肌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也可能会导致机体缺钙,并引起手足抽搐、口周麻木等症状,当患者缺钙后,可能会因为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而导致足后跟抽痛。
2.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组织及其止点若反复受到超负荷牵拉,可能会引起无菌性炎症,并形成足底筋膜炎。其次,足弓结构或生物力学异常等原因也可能会引起足底筋膜炎,并出现足跟或足底靠近足跟处的疼痛,患者若患有足底筋膜炎,可能会在早晨起床后感到足后跟抽痛,长时间休息后站起时也会出现此症状。
3.跟腱炎跟腱炎的病因尚不明确,通常与跟腱反复剧烈拉伸有关。其次,运动前没有做好准备活动、扁平足、过度肥胖、小腿肌肉无力、跟骨处形成骨刺、服用喹诺酮类药物、遗传等因素可能会增加跟腱炎的患病几率,并引起跟腱疼痛、跟腱肿胀、皮肤潮红等症状,患者若患有跟腱炎,可能会在急性期感到足后跟抽痛,在活动时疼痛会明显加剧。
4.骨刺骨刺是骨关节出现退化、老化的结果,通常与骨关节炎、力学刺激、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有关。其次,关节过度劳损、关节或肌腱损伤、体重超重、遗传等因素可能会增加骨刺的患病风险,患有骨刺的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若跟骨关节处形成骨刺,并对跟骨周围的神经、肌腱等结构造成了压迫,患者可能会出现抽痛的感觉,还会出现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
除上述常见的原因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原因也可能会出现此症状,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跟骨骨折、腰椎管狭窄等。患者在休息后若症状没有缓解,应及时前往医院完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多数患者在治疗得当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改善不适症状,获得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