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心绞痛的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
如果不进行治疗,心绞痛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
1、心肌梗死
如果心绞痛得不到及时治疗,冠状动脉中的斑块可能会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病,可能导致心肌永久性损伤,甚至死亡。
2、心律失常
心绞痛可能导致心脏节律异常,如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3、心力衰竭
长期的心绞痛可能导致心肌受损,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供血不足,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4、猝死
在极少数情况下,心绞痛可能导致猝死,尤其是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
因此,如果出现心绞痛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同时,患者还应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控制血压和血脂等,以预防心绞痛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