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运动员或者处于深度睡眠中,心率40多次/分正常通常考虑是正常现象,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是在安静状态或清醒状态下,心率40多次/分属于不正常现象,属于心动过缓的表现,而这种现象与药物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等有关,根据相关原因可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饮食调理、适度运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正常
虽然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但对于运动员而言,由于长期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心脏功能往往比普通人更为强大,所以心脏在每次跳动时能够泵出更多的血液,满足身体在高强度运动时的需求。因此,在静息状态下,运动员的心率可能会比普通人低,有时可能低至40多次/分,这是心脏功能强大的表现。
此外,在深度睡眠阶段,人体的代谢率降低,对氧气的需求也相应减少。而为了适应这种生理变化,心脏会减慢跳动速度,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因此,在深度睡眠中,心率可能会下降到40多次/分,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
二.不正常
1.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如地高辛、美托洛尔等抗心动过速的药物,以及某些镇静剂、抗抑郁药物等,可能导致心动过缓。这些药物会抑制心脏传导系统或降低心肌的兴奋性,从而导致心率下降。
建议患者遵医嘱停用或调整可能导致心动过缓的药物,并监测心率和心电图,评估心脏功能。如有必要,可遵医嘱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等。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而甲状腺激素对心脏功能有重要影响,缺乏时可能导致心率下降。
确诊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常用药物为左甲状腺素。同时,患者需保持适当的碘摄入,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率。
3.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信号传导异常,导致心室跳动减慢,而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心脏传导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障碍引起的。
如果是房室传导阻滞造成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硝苯地平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心脏传导功能。如果经药物治疗效果,可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以改善房室传导。
4.窦房结功能障碍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负责产生和传导电信号以驱动心脏跳动,而窦房结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电信号产生或传导异常,从而导致心率下降。
如果伴有相关不适,如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心宝丸等药物来提高心率,缓解相关不适。如有必要,可植入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正常心率。
5.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心脏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不久就存在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受损,从而导致心率下降。
确诊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如呋塞米、螺内酯、硝酸甘油等,以改善心脏功能。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还可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治疗,如心脏瓣膜修复、心脏搭桥手术等。
一旦发现自己心率低于60次/分,尤其是伴有胸闷、乏力、头晕等不适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以提高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