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附件炎是女性生殖系统的炎症,由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宫内节育器等因素引起,可导致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等,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等。
子宫附件炎是指女性生殖系统中子宫和附件(输卵管、卵巢)的炎症。以下是关于子宫附件炎的一些详细信息:
1.病因
感染:主要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
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如阑尾炎、腹膜炎等可通过直接蔓延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
宫内节育器:不注意个人卫生,上环后同房或上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均可引起子宫附件炎。
分娩或流产:抵抗力下降,病原体经生殖道上行感染并扩散到输卵管、卵巢,继而殃及整个盆腔。
性病感染:感染后淋病双球菌可以沿黏膜向上蔓延,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症。
2.症状
下腹痛:通常为持续性、活动后加剧。
发热:可能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
阴道分泌物增多:表现为脓性分泌物。
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其他:如性交疼痛、尿痛等。
3.检查
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颈举痛、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可判断感染情况。
超声检查:可了解盆腔内有无积液、包块等。
病原体培养:有助于明确感染的病原体。
4.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发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
药物治疗: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甲硝唑等。
手术治疗:对于脓肿形成、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5.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产后、流产后的卫生。
避免不洁性生活。
积极治疗下生殖道感染。
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子宫附件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影响生育。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定期妇科检查也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