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一般指发热,白血病发热后发烧可能与药物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肿瘤热等因素有关,根据病因可采取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相关治疗,具体如下:
1、药物不良反应
化疗是治疗白血病比较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有些化疗药物本身会引起发热,比如阿糖胞苷。这种药物引起的发热通常不会超过38.5℃,并且在停药后体温可以自行恢复,不需要特殊处理,平时多喝些温水,或者用温水擦浴身体,可以促进皮肤散热,有助于降低体温。
2、骨髓抑制
白血病化疗主要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来清除体内的白血病细胞,但是化疗药物清除白血病细胞同时,还会消灭体内正常的体细胞,如骨髓内的细胞,从而造成骨髓抑制,而骨髓抑制会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使得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并发各种感染,从而引起发热。
如果白细胞低于2.0*10^9个/L,需要皮下注射升白针,以增加白细胞数量。合并感染时,如细菌感染,还需遵医嘱使用青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呋辛等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当诱发病因得到消除后,发热症状可逐渐得到改善。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的恢复。
3、肿瘤热
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后,白血病细胞溶于血液内,并释放介质引起发热。当患者体温低于38.5℃时,可以先进行物理降温,如用温热毛巾擦拭腋窝、肘窝、腹股沟、额头等部位,有助于皮肤散热;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具有退热镇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