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是位于腹部右下方的细长管道结构,具有免疫功能,其病变可引发严重症状,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孕妇、儿童和老人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阑尾位于腹部的右下方,处于盲肠与回肠之间,是一个细长而弯曲的管道结构,其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因人而异,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
阑尾的系膜内含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大量的淋巴结,其结构与盲肠相似,多数人阑尾的位置是回肠前位或回肠后位,也可有盆位、盲肠后位和盲肠下位等。阑尾的长度平均5-10厘米,也可变动于2-20厘米之间,直径约0.5厘米。阑尾的管腔狭小,起始部和终未部均为盲端,经系膜游离缘至其尖端可形成许多细长的分支,这些分支彼此间无交通,由于阑尾系膜短,使阑尾卷曲成螺旋状或逗点状,容易发生扭转和粘连。
阑尾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是阑尾手术切口的标记点。当阑尾发生病变时,麦氏点通常会出现压痛和反跳痛。
需要注意的是,阑尾是一个免疫器官,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在一些情况下,如阑尾发生炎症、穿孔等病变时,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出现阑尾相关的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此外,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由于身体状况的不同,阑尾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在这些情况下,应更加注意阑尾健康,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