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的诊断标准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主要与急性阑尾炎、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等疾病相鉴别。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多由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或需氧菌、厌氧菌混合感染引起,可局限于盆腔结缔组织,也可涉及盆腔腹膜,严重时可蔓延至整个盆腔。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诊断,但需与急性阑尾炎、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等疾病相鉴别。具体诊断标准如下:
1.病史:有分娩、流产、宫腔手术操作或经期卫生不良等病史。
2.症状:
高热、寒战:体温可达39℃以上,甚至出现寒战。
下腹痛:腹痛多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
阴道分泌物增多:可有脓性分泌物。
3.体征:
下腹部压痛:下腹两侧有明显压痛,严重时可触及肿块。
宫颈举痛或摇摆痛:宫颈有明显压痛,甚至摇摆痛。
附件区压痛:附件区可有压痛,若形成脓肿,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囊性肿块。
4.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血沉加快。
病原体培养:可检测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
其他: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也可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危人群,如性伴侣多、有不洁性生活史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阑尾炎、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等。
总之,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迁延不愈,导致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甚至影响生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