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由心脏结构异常、高血压、心脏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症状包括心悸、头晕、呼吸困难、乏力等。
一、原因
1、心脏结构异常如心房扩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房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引发房颤。
2、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使心房的负担加重,容易导致心房结构和电生理的改变,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
3、心脏疾病如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加房颤的发生几率。
二、症状
1、心悸感到心跳不规则或快速跳动,有时伴有心慌、胸闷等不适。
2、头晕由于心脏跳动不规律,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晕厥等症状。
3、呼吸困难房颤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呼吸困难。
4、乏力长期房颤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使患者感到乏力、疲倦。
对于房颤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此外,对于房颤的预防也非常重要,如控制血压、治疗心脏疾病、避免诱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