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主要分为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两种类型。
稳定性心绞痛指的是在劳力性因素(如运动、情绪激动等)的影响下,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的胸痛或胸部不适。其特点包括:
1.疼痛部位:通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或小指,也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或上腹部。
2.疼痛性质:多为压迫性、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割样痛。
3.发作诱因: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
4.持续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数分钟,多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天内多次发作。
5.缓解方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多在1~2分钟内缓解。
不稳定性心绞痛则是指在相对稳定的劳力性心绞痛基础上,心绞痛发作逐渐频繁、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发因素变化,以及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其特点包括:
1.疼痛更剧烈:疼痛程度通常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可能达到30分钟以上。
2.发作更频繁:发作次数增加,可能在休息时也会发生。
3.对硝酸甘油反应差: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缓解不明显或不完全缓解。
4.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
5.更易发展为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对于怀疑有心绞痛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患者、有吸烟史者等),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控制危险因素(如血压、血糖、血脂等)、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等,以减少心绞痛的发生风险。
总之,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患者应重视并积极治疗,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管理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