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痛的原因可能有肛裂、外痔、肛管或直肠肿瘤、肛窦炎、肛周脓肿、肛门异物损伤等,也可能有其他肛肠疾病,需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
1.肛裂: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所形成的小溃疡,常引起肛门疼痛。
主要症状:肛门疼痛、便血、便秘。
病因:多由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过猛,导致肛管皮肤裂伤。
治疗:急性肛裂以保守疗法即非手术疗法为主,宜止痛止血,防止出现疼痛恶性循环。对慢性肛裂或者Ⅲ期肛裂,要采用手术治疗。
2.外痔:肛门缘皮肤皱襞突起,如水泡样,颜色青紫,便后或蹲厕时间过长时,肿块可变大。
主要症状: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
病因:多由久坐、劳累、便秘等使肛门部静脉回流不畅,引起直肠静脉丛淤血扩张所致。
治疗:炎性外痔、血栓外痔,经局部热敷、外敷消炎止痛药物后,疼痛可缓解;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一般不需要治疗,必要时可手术切除。
3.肛管或直肠肿瘤:肛门周围癌,多侵犯肛管,引起肛门疼痛。直肠癌晚期,肛管或直肠与周围组织粘连,使肛管产生环状狭窄,引起排便困难,疼痛。
主要症状:肛门疼痛、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贫血、消瘦、乏力等。
病因:多由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慢性刺激物恶变、家族遗传等因素引起。
治疗:肛管或直肠肿瘤,早期手术治疗,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4.肛窦炎:是肛窦及肛门腺内的炎症性病变,常并发肛乳头炎。
主要症状:肛门部不适、疼痛、肛门瘙痒、下坠感。
病因:多由肛窦内积存粪便或被分泌物堵塞,引起肛窦炎,并向肛门腺扩散,引发肛门腺炎。
治疗:保守疗法,温水坐浴,外用痔疮栓,口服抗生素。如果形成肛乳头肥大或肛瘘,需要手术治疗。
5.肛周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
主要症状:肛门疼痛、肿胀、发热。
病因: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治疗:早期应用抗生素,热水坐浴,局部理疗,脓肿形成后应切开引流。
6.肛门异物损伤:多为外伤或食物残留所致。
主要症状:肛门疼痛、出血。
病因:多由异物刺激肛管或直肠黏膜,导致局部损伤感染。
治疗:取出异物,创面消毒,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7.其他:肛管直肠肌肉痉挛、肛管直肠外伤、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也可引起肛门疼痛。
总之,引起大便痛的原因很多,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蹲,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