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奶是婴儿常见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理原因
婴儿的胃容量较小,且呈水平位,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婴儿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
婴儿的胃不像成人有弯度,容易让奶液进入食道、口腔,因此容易吐奶。
2.病理原因
感冒:由于咳嗽,腹压升高,也常常合并呕吐的症状。
感染:肠炎、胃炎、阑尾炎等都可能引起呕吐。
便秘:如果大便积聚在直肠内,也会刺激直肠壁神经,产生便意,而这种刺激也会传递到胃部,引起呕吐。
幽门肥厚: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婴儿,在出生后2周左右,会开始出现喷射性呕吐,同时孩子的食欲也非常差,摸到胃部可以摸到肿块。
3.喂养、护理不当
喂奶次数过多,喂奶量过大,或奶头孔径过大、出奶过快,或奶瓶喂养没有充满奶头,使婴儿吸入过多空气,都会引起吐奶。
喂奶后,让婴儿平卧,或过多、过早地翻动婴儿,也容易引起吐奶。
其他:如果婴儿在吃奶后活动过于剧烈,或在刚做完换尿布等护理工作后,也可能引起吐奶。
对于容易吐奶的婴儿,在喂奶后应将其竖着抱起,轻轻拍打后背,帮助排出胃内气体,然后让婴儿保持侧卧或仰卧,头稍高一些,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吐奶。此外,还要注意喂奶的温度和速度,不要让婴儿吃得过急或过饱。如果婴儿吐奶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腹泻、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