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部炎症,受寒、淋雨等是常见诱因,表现为寒战高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抗菌药物治疗是关键,治疗期间需注意休息和个人卫生。
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病变通常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常见诱因有受寒、淋雨、醉酒或全身麻醉手术后、镇静剂过量等。
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寒战、高热: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战起病,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减少。抗生素使用后热型可不典型,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2.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天后,可咳出黏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3.胸痛:多有剧烈胸痛,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可向肩或腹部放射。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腹痛,可被误诊为急腹症。
4.呼吸困难:因肺实变致通气不足、气体交换障碍而引起发绀、胸痛、呼吸困难。
5.其他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婴幼儿、体弱者以及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大叶性肺炎后,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延误病情。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在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抗菌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抗菌药物治疗是关键,可根据病情轻重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对症治疗包括止咳、化痰、退热等。支持治疗包括吸氧、补充营养等。
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
总之,大叶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大叶性肺炎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