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聍栓塞是一种耳部疾病,由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引起,可影响听力或诱发炎症,可通过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包括直接取出、滴耳液浸泡后取出、冲洗等,日常可通过保持外耳道干燥、定期清理等预防。
耵聍栓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耳部疾病,即外耳道内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阻塞外耳道。耵聍栓塞形成后,可影响听力或诱发炎症,是earwaximpaction。以下是关于耵聍栓塞的一些信息:
1.病因:
耵聍分泌过多: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分泌的耵聍与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汗腺分泌的汗液混合形成耵聍。耵聍栓塞可能与耵聍分泌过多、外耳道狭窄、外耳道炎等有关。
耵聍排出受阻: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异物等可导致耵聍排出受阻。
2.症状:
听力下降:耵聍栓塞可完全阻塞外耳道,导致听力下降。
耳痛:如果耵聍压迫外耳道后壁的鼓膜,可引起耳痛。
其他:如果合并外耳道炎或中耳炎,还可能出现外耳道瘙痒、流脓等症状。
3.检查:
耳镜检查:医生通过耳镜观察外耳道和鼓膜的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耵聍栓塞及耵聍的性状。
听力检查:如果怀疑有听力下降,可能需要进行听力检查。
4.治疗:
较小的耵聍栓塞:可在耳内镜下用耵聍钩或吸引器取出。
较大的耵聍栓塞:先使用5%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天3-4次,每次滴耳后保持患耳向上静置5-10分钟,连续滴耳3-4天后,再用吸引器将耵聍取出。
无法取出耵聍:如果耵聍质地较硬,或外耳道狭窄,无法用上述方法取出耵聍,可先进行外耳道冲洗,将耵聍冲出。如果冲洗困难,可在耳内镜下进行外耳道耵聍冲洗术。
5.预防:
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外耳道进水,不要经常用挖耳勺或棉签掏耳朵。
定期清理外耳道:如果耵聍分泌过多,可定期到医院耳鼻喉科清理外耳道。
避免外耳道损伤:避免外耳道异物、耵聍栓塞等情况的发生,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等。
如果发现耳朵里有硬块像结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