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引起,表现为咽痛、高热等,检查可见扁桃体肿大、有脓性分泌物,可伴发全身或局部并发症。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抗生素、退烧药等,必要时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增强抵抗力、注意保暖、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等。
化脓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黏膜及咽淋巴组织的炎症。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劳累、受凉、潮湿、烟酒过度或某些慢性病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病因: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腺病毒也可引起本病。当机体抵抗力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骤然降低时,细菌繁殖加强所致。有时则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及猩红热等。
症状:起病急,咽痛明显、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吞咽困难,食欲下降。检查时可见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而肺部查体无异常体征。
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咽拭子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其他检查:如扁桃体分泌物涂片、药敏试验等,有助于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一般不难诊断。需要与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脓肿等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如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头孢类或红霉素类抗生素。
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给予退烧药,咽痛明显时可给予含片或雾化吸入。
局部治疗: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漱口,有促进炎症消退的作用。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急性发作或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的患者,可在炎症消退后行扁桃体切除术。
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等。
全身并发症:急性风湿热、急性关节炎、急性骨髓炎、心肌炎、肾炎等。
预防:
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避免与急性传染病患者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关键信息:化脓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黏膜及咽淋巴组织的炎症。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腺病毒也可引起本病。起病急,咽痛明显、伴有高热、吞咽困难等症状。检查时可见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局部治疗和手术治疗。并发症包括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预防方法包括坚持锻炼身体、注意气候变化、保持口腔清洁、避免与急性传染病患者接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