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肾脏和肾盂炎症,以下是其主要信息:
感染途径:上行感染最常见,血行、淋巴道感染较少见。
易感因素: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免疫力下降、女性等。
症状: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及全身症状。
诊断:尿液、血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治疗: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治疗,去除病因。
预防: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多饮水、治疗感染性疾病。
急性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脏和肾盂的炎症。以下是关于急性肾盂肾炎的一些重要信息:
1.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细菌从尿道口上行至膀胱,然后经输尿管到达肾盂和肾脏。
血行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肺炎、疖肿等)的细菌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肾脏。
淋巴道感染:较少见,如盆腔炎症可通过淋巴道感染肾脏。
2.易感因素:
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等,可导致尿液排泄不畅,细菌易于在肾盂内滋生。
膀胱输尿管反流: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可增加感染的风险。
机体免疫力下降: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
女性:女性的尿道较短且直,尿道口与肛门相邻,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3.症状:
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伴有寒战。
腰痛:单侧或双侧腰部疼痛,可为胀痛或酸痛。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次数增多,尿急,排尿时尿道疼痛。
其他症状:可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4.诊断:
尿液检查:白细胞数增多,可有红细胞和蛋白。
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可帮助了解肾脏的情况。
5.治疗:
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疗程一般为10-14天。
对症治疗:如发热时给予退烧药,腰痛时给予镇痛药。
去除病因:如治疗尿路梗阻等。
6.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内裤。
多饮水,增加尿量,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女性应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盆浴。
及时治疗尿路炎症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急性肾盂肾炎如果及时治疗,通常可以治愈。但如果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能会导致慢性肾盂肾炎,甚至肾功能损害。因此,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增强身体免疫力,也是预防急性肾盂肾炎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