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患者应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或咽拭子培养三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卧床休息、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高热时可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皮肤瘙痒时避免搔抓,饮食清淡、富含维生素C,注意个人卫生,遵医嘱治疗。
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以发烧、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主要临床表现。以下是关于猩红热的一些注意事项:
1.患者需要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或咽拭子培养三次阴性后解除隔离。
2.患者应卧床休息,多喝温水,保持口腔清洁。发热时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解热药物,如美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4.皮肤瘙痒时避免搔抓,可局部涂炉甘石洗剂,或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5.饮食方面,猩红热患者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鸡蛋羹等,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同时,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苹果、西红柿等,以增强免疫力。
6.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猩红热患者接触,如接触患者应戴口罩。
7.猩红热患者在恢复期可能会出现脱皮现象,此时应避免用手撕脱,以免引起感染。可涂抹凡士林或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
8.猩红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总之,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以早日康复。同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