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钠低钾膳食、超重肥胖、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等,此外,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以及避孕药、滴鼻净等药物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需要改善生活行为、按时服药、定期体检。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以下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1.高钠、低钾膳食: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
2.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3.过量饮酒:过量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归因危险度达到4%~6%。
4.长期精神紧张:长期精神紧张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活性,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高,从而引起小动脉和微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5.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遗传、缺乏体力活动等。
除了以上因素,高血压还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此外,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如避孕药、滴鼻净等。
对于高血压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改善生活行为: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制饮酒。
2.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药物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降压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其他疾病。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需要积极改善生活行为,按时服药,定期体检,以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