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的新冠疫苗针数不同,常见的有2针剂、1针剂和3针剂。对疫苗成分过敏、患有未控制的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正在发热等人群不宜接种。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仍需做好个人防护。
根据新冠疫苗的种类和个体情况,不同人群接种的针数有所不同。目前常见的新冠疫苗有三种,分别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和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需要接种2针,2针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针在8周内尽早完成。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仅需接种1针。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需要接种3针,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时需要特别注意:
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妊娠期妇女。
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疼痛、红肿、瘙痒,发热、乏力、头痛等。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如果出现严重不适或持续不缓解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接种新冠疫苗后,仍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