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开车脚踝肿痛多是姿势不佳、肌肉劳损、下肢静脉曲张等原因所致,不同原因处理方式不同。
1、姿势不佳
长时间开车时,脚部姿势长期不变化导致血管受压,血液回流不畅,淤积在下肢,导致脚踝出现肿痛症状。
患者需立即停止开车,平卧休息,适当抬高双脚,有助于血液回流。可按摩脚部,或热敷局部,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脚踝肿痛的情况。
2、肌肉劳损
开车过程中,脚部的韧带以及肌肉持续处于伸张状态,导致肌肉产生劳损,可出现间歇性的酸痛和压痛,并伴有肿胀。
患者可采取推拿、艾灸等方式缓解肌肉紧张,还可在医生建议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期间避免脚踝进行过度屈伸运动,以防加重不适。
3、下肢静脉曲张
如果本身患有下肢静脉曲张,长时间开车,会加重下肢静脉淤血情况,引起上述现象,严重者可伴有小腿肿胀。
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血塞通片、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等药物,增强静脉活性,有利于改善局部血运。还可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或血管腔内斑块旋切术等手术方式,去除曲张的静脉,从而治疗脚踝肿痛。日常可以穿着弹力袜,减少下肢静脉内淤积的血液,避免病情加重。
除上述原因外,右心衰竭也可导致脚踝水肿,按压时或活动时会出现疼痛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不适症状加重,还可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便于后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