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初发时的症状通常包括低热、伤口异样感、神经系统症状、全身症状等。
1、低热
狂犬病初期,患者常出现低热症状,体温略高于正常范围,但通常不会超过38℃。这种低热可能持续数天,伴随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是机体对狂犬病毒的一种初期反应。
2、伤口异样感
如果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伤口及其周围区域可能会出现异样感觉,如瘙痒、疼痛、灼热感,甚至蚁走感。这是狂犬病毒在局部神经末梢增殖并沿神经传导所致。
3、神经系统症状
随着病毒逐渐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这包括焦虑、烦躁、失眠等情绪与行为的改变,以及对声、光、风等刺激变得异常敏感。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咽部紧缩感,导致吞咽困难或发声困难。
4、全身症状
除了上述特定症状外,狂犬病初期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伴随低热一同出现,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因此,在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被动物咬伤后,应高度警惕狂犬病的可能性,并立即就医。通过及时的预防接种和对症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狂犬病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