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疙瘩并伴有疼痛可能是皮肤感染、皮脂腺囊肿、脂肪瘤、疖肿、带状疱疹等原因引起,需由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皮肤感染
疙瘩可能是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炎症。常见的感染包括疖、痈、脓疱疮等。建议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使用外用抗生素药膏或口服抗生素治疗。如果感染严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分泌受阻时,皮脂在皮下积聚形成囊肿。囊肿可能感染,导致疼痛。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囊肿。
3.脂肪瘤
这是一种良性肿瘤,由脂肪细胞组成。通常不会引起疼痛,但如果发生感染或恶变,可能会疼痛。如果脂肪瘤较大或引起不适,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切除。
4.疖肿
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疙瘩会红肿、疼痛,有时还会有脓液形成。治疗包括局部热敷、外用抗生素药膏和口服抗生素。如果疖肿较大或反复发作,可能需要切开引流。
5.带状疱疹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通常在身体的一侧出现皮疹和疼痛。疙瘩可能会在皮疹出现前出现,伴有疼痛、灼热或瘙痒感。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镇痛药和皮肤护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疙瘩的诊断和治疗,最好由医生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如果疙瘩持续不愈、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寒战、淋巴结肿大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