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的具体步骤包括:体位摆放、牵引、纠正侧方移位、纠正掌侧或背侧移位、纠正旋前或旋后、纠正短缩、维持复位。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发生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对于无明显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以下是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的具体步骤:
1.体位: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上肢外展,置于手术台上,使患侧上肢与躯干呈90°,前臂中立位,手掌朝上。
2.牵引:术者握住患者的前臂远端,沿前臂纵轴方向进行牵引,纠正骨折的重叠移位。
3.桡侧挤压:术者用拇指从桡侧向尺侧推按骨折远端,纠正骨折的桡侧移位。
4.掌侧挤压:术者用手掌从掌侧向背侧推按骨折近端,纠正骨折的掌侧移位。
5.尺侧挤压:术者用拇指从尺侧向桡侧推按骨折近端,纠正骨折的尺侧移位。
6.骨折端旋前或旋后:对于旋前型骨折,术者用拇指将骨折远端旋后;对于旋后型骨折,术者用拇指将骨折远端旋前。
7.骨折端短缩:术者用双手握住患者的前臂远端,进行短缩牵引,纠正骨折的短缩移位。
8.维持复位:术者用石膏或夹板将患侧上肢固定于中立位,保持骨折端的复位。
需要注意的是,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的效果与骨折的类型、移位程度、复位时机等因素有关。对于复杂的桡骨远端骨折,可能需要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在进行手法复位前,术者需要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复位方案。复位过程中,术者需要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加重骨折端的损伤。复位后,术者需要对患者的复位情况进行X线检查,以确保复位的效果。
总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术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巧。在进行手法复位前,术者需要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复位方案。复位过程中,术者需要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加重骨折端的损伤。复位后,术者需要对患者的复位情况进行X线检查,以确保复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