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主要原因包括心脏疾病和非心脏疾病,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呼吸断续、皮肤苍白或发绀、瞳孔散大、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等,急救方法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呼叫急救电话,预防方法为定期体检、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包括:
1.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
2.非心脏疾病:如电击伤、溺水、中毒、严重创伤等。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2.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呼吸停止。
3.皮肤苍白或发绀,瞳孔散大。
4.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心脏骤停的急救方法:
1.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2.呼叫急救电话: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立即呼叫急救电话,等待专业人员到来。
3.除颤:如果有除颤设备,应尽快进行除颤。
心脏骤停的预防:
1.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疾病。
2.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3.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和技能。
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治疗和急救。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时间就是生命,每延误一分钟,复苏成功的几率就会降低10%左右。因此,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心脏骤停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