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是定植于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率高,是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之一,感染后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消化不良、口臭等症状。检测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治疗采用四联疗法,大多数感染者可治愈。预防感染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等。儿童感染者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传染性。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I类致癌原。以下是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
1.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并无明显症状。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腹胀、嗳气、反酸、烧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口臭。
2.如何检测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侵入性检测:通过胃镜获取胃黏膜组织进行检测,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幽门螺旋杆菌培养等。
非侵入性检测:不通过胃镜获取胃黏膜组织,包括血清学检测(检测血清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呼气试验(如¹³C或¹⁴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等。
3.哪些人需要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有消化不良症状,如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等。
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疾病。
胃癌家族史。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其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危人群,如经常在外就餐者、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
4.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何治疗?
主要采用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
疗程一般为10-14天。
治疗后需要复查幽门螺旋杆菌,以了解治疗效果。
5.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治愈吗?
大多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治愈。
但如果不规范治疗或患者耐药,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
6.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水。
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感染。
饭前便后洗手。
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7.儿童需要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吗?
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症状通常不典型,且儿童感染后多数呈一过性,可自行清除。
因此,对于无明显症状的儿童,不推荐常规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但对于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患儿,或有胃癌家族史的患儿,需要进行检测和治疗。
8.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胃黏膜会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9.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传染吗?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如共用餐具、接吻等。
此外,粪便中也可能存在幽门螺旋杆菌,经手-口途径也可传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因此家庭成员之间可能会相互传染。
总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大多数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但可能会导致胃部疾病。对于有症状者或高危人群,应及时进行检测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等措施也有助于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