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后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胸腹盆CT等,肝脏超声或增强CT是检查结肠癌肝转移的重要方法。
一般来说,结肠癌患者术后2年内应每3~6个月复查1次,术后3~5年每6个月复查1次,术后5年以后每年复查1次。复查的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胸腹盆CT等。其中,肝脏超声或增强CT是检查结肠癌肝转移的重要方法。
肝脏超声:可以发现直径大于1厘米的肝转移瘤。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转移瘤,超声检查的敏感性较低。
增强CT: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肝脏的结构和肿瘤的特征,对诊断结肠癌肝转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增强CT还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数量、形态等信息,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
其他检查:如果怀疑有肝转移,还可以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等检查。这些检查方法对肝转移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费用相对较高。
除了影像学检查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患者出现腹痛、腹胀、黄疸、消瘦等症状,或者既往有结肠癌病史,医生会高度怀疑肝转移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结肠癌肝转移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有时可能需要多次检查才能确诊。如果怀疑有结肠癌肝转移,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总之,对于结肠癌患者,定期复查是发现肝转移的重要手段。如果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