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膨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由过度负荷、长期震动、过度肥胖、腰姿不正、腹压增高、受寒受湿等原因引起,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加强腰部肌肉锻炼、控制体重、注意腰部保暖、避免提重物等。
腰椎间盘膨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以下是关于腰椎间盘膨出的一些相关信息:
1.原因:
过度负荷:当腰部负荷过重,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如:煤矿工人或建筑工人,需长期弯腰取重物,腰椎间盘负重超过100千帕/平方厘米以上时,即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长期震动: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状态,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可导致椎间盘退变和突出。
过度肥胖:过多的脂肪组织沉积,使脊椎前移,增加了腰椎的负担,同样会导致腰椎间盘膨出。
腰姿不正:无论是睡眠时还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各种姿势不当都可导致腰椎间盘膨出。
腹压增高:腹压与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在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也可导致椎间盘突出。
受寒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破裂。
2.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治疗、推拿按摩治疗、物理治疗等。
手术治疗:如果症状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半椎板切除术、全椎板切除术等。
3.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久坐或久站,定时改变姿势,可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如仰卧起坐、俯卧撑、腰部伸展等,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有助于维持腰椎的稳定性。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减轻腰椎的负担。
注意腰部保暖:寒冷季节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寒。
避免提重物:提重物时要注意姿势,避免腰部受伤。
总之,腰椎间盘膨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姿势,避免腰部受伤。